十二個學生一起站在半山草廬外的小院裏。每人身著一擺麻灰色束身長衣,緊褲窄袖。一個個少年神姿颯爽,英氣逼人。他們腰間都束了根寸許寬與長衣同色的腰帶,腰帶中間繡了個“生”字。每人衣襟上還繡了個“齊”字。
平日裏總是懶洋洋趴著的大黃狗,今天似乎也來了精神,神采抖擻直直地站在齊楊身旁。齊楊站在諸生麵前,背後一個鏡麵般平滑的兩人高巨石。他舉起羽扇朝身後巨石一指道:“凡欲修五行者,須先把這四句話反複誦讀,銘記於心,終生踐行!”
“勿作惡!”
“不累人!”
“善己身!”
“濟天下!”
齊楊的朗朗鏗鏘之聲似乎有開金破石之力,他每念一句,背後平滑石麵便浮現一句。等他四句念完,巨石上就留下了這四行字。渾然天成,沒有絲毫刀劈斧鑿的痕跡。
“照這四句來做人修術,一身正氣,天下歸心,勢不可擋,無事不成!”齊楊昂然道。
“但說來容易,要做到又何止一個難字!
五行術隨著修為的精進提升,會體悟到不同的境界。一共有‘移位’、‘塑形’、‘召靈’、‘天象’四重境界。以修土術為例:
剛能感應到土力的人,算是入了門,此時的術服為麻灰衣,稱為土生。繼續修練積累,等自身土脈中土力積蓄到一定程度,便到了移位的境界。
在‘移位’境界,修行者能用感應到的土力隔空舉升泥石。移得距離越遠,升得越高,舉起的泥石越重,修行者的能力就越強。這個境界的人被稱為土秀,術服為雪白色。
再積累突破到下個境界就是‘塑形’。能塑形的修土者可以改變泥石的形狀。形狀改變幅度越大,輪廓形狀越精細,自然修行就越厲害。塑形境界的人叫土仕,術服為皂黑色。
接下來的境界就是‘召靈’。召靈境界的人把泥石塑為人型或者獸形來參與戰鬥,不用分神控製,這人型或獸形泥石仿佛被賦予靈性般地能判斷局勢自行攻擊。召靈境界的人被稱為土師,術服為赤紅色。
最後一重境界為‘天象’。此境界的修土者可以催動山崩,可以發動泥石流。能練到天象境界的人神鬼難測,威力無匹,讓人聯想到遠古諸神。隻是範圍有限,雖然威力巨大,但還不足以毀天滅地,湮沒寰宇。這樣最接近諸神境界的人,被稱為土聖,術服為靛藍色。幾乎沒人能練到天象境界,百年難一遇。”
“先生,您練到哪重境界了!”有人好奇問。
“我天資愚笨,什麼境界實在羞於出口,以後你們就知道了。”齊楊輕描淡寫沒有回答。
學生們剛才聽得咋舌,原來五行術還有這些名堂,威力竟有如此之大。趙鵬才晃晃腦袋暗自叫苦,心想先生都算愚笨了,不曉得自己能練到幾重境界。
陳小海心裏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努力修煉,要練到天象境界被別人尊崇為聖,那時人人都羨慕自己,看誰敢瞧不起他。轉念又想,既然幾乎沒人能練到,百年難得一遇的人,可能是自己麼?又躊躇起來。
齊楊看著這群學生神情麵態陰晴不定,知道這群少年心裏在想什麼。畢竟自己也是那個年齡過來的,他又說道:“人若無誌,與蟻蟲何異!但若是被遠大誌向嚇破了膽,也是可悲可笑。所謂千裏之行,始於足下。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我們現在就從這小小的生童練起,一步步走出這個草廬,走出這個山村,見見更高的山,看看更寬的河,走走更遠的路,做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一群少年聽得心中熱血沸騰,感慨萬千!齊聲高誦:
“勿作惡!不累人!善己身!濟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