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城晚上最熱鬧的去處當然是青樓與賭坊,但若論白天最熱鬧的去處,便不是那些地方了,而是錦城名氣最大的茶館--北山茶館。
據說北山茶館所用的茶葉都是從北山州運來的地道北山嫩芽,衝泡出來的茶水清冽微甜,芬芳怡人,極有特色。錦城不少資深茶客都對北山茶館的北山嫩芽上了癮,一日不喝便渾身不舒服。
北山茶館的生意興隆當然不是單單因為地道的茶葉,還因為北山茶館的講書先生黎燈惠。據說這個黎燈惠是北山茶館老板特地從北山州請來的講書先生,他專講北山政事,北山民意,北山風俗,北山跟天朝的來往現狀及未來趨勢,聽得眾人拍案稱道,驚呼原來北山是如此模樣。這個北山茶館的講書甚至連錦城府台王龕立都來聽過。
京城在潼州,潼州北境是巍巍綿延千裏的北山山脈,跨過北山山脈便是北山州。據史記載,在核戰末世改變地貌以前,潼州北境並無什麼高山峻嶺,北山山脈並不存在,而盡是矮丘林地的北山州曾經是一片茫茫大草原。
同一塊土地,華夏天朝之人將之稱為北山州,北山人卻將之稱為北山國。天朝開國太祖雲東來陛下東征西討一統華夏,卻唯獨剩下了一個北山州還未征服。北山開國之君薑重征曾經是雲東來中原逐鹿最強大的對手,實力一度是割據諸侯中最強之人,也是當時被認為最有望一統華夏之人。
無奈太祖皇帝雲東來天命所歸,竟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打得薑重征節節敗退,最終退守北山。北山之地有北山山脈作為天然屏障,易守難攻,還有背後鐵翅國的大力扶持,雲東來居然十年也未攻下,拖得舊傷複發,病重而亡。最終雲東來將天朝定都在潼州的豐鎬城,隔山相望北山之地,期待後人能收複北山,完成華夏大一統的偉業。
鐵翅國雄踞華夏北方,地域極廣博,國人是碧眼金發的異族。鐵翅國沒有皇帝,而是共和國,由元老院十名元老共同執政。華夏大地諸侯割據戰亂紛紛的幾百年間,鐵翅國是樂見其成的,甚至一直在諸侯中培植代理人,在華夏大地為鐵翅國攫取利益。
而雲東來打敗薑重征快要一統華夏的時候,鐵翅國的執政元老們惶恐了。在他們眼中,一個統一而強盛的華夏在南邊興起,對鐵翅國而言無疑是極大的威脅,他們趕忙傾盡全力幫助薑重征抵住了雲東來的猛攻,拖成了北山立國之勢。有一個北山國守住天險,作為兩大國間的緩衝,對鐵翅國而言無疑是一件大大有利之事。
從此天朝把同族同語的北山視為諸侯封國,稱之為北山州。薑氏一族世襲稱帝,北山早已是獨立王國,北山人自稱北山國。天朝與北山這百餘年間,從互相敵視,到互通有無,但在這國與州的稱謂上糾纏不清,從官方到民間摩擦吵罵不斷,生意人卻不管那麼多,通則賺,閉則虧。
北山茶館的金字招牌黎燈惠已經有好幾日沒來茶館講書,茶館這幾天日漸人少,茶館老板蔣亦川看起來卻一點兒也不急,仍然每晚出現在最愛去的青樓--燕春樓。燕春樓的海棠姑娘是蔣老板的老相好,幾乎每晚都去相會,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了。
夜色已深,燕春樓從各位姑娘的房裏傳來各種曖昧聲。海棠姑娘的房裏其實靜悄悄的,但在周圍聲響的掩護下,誰也發現不了。蔣亦川和海棠就在滅了燈的漆黑房間裏坐著,桌上放著酒壺,但是海棠不斟酒,蔣亦川也不喝酒。
蔣亦川三十來歲,正當壯年。雖然天天沉迷青樓,但目有精光,身板雄壯,看著頗有英武之氣,不像被酒色掏空身體的人。從未見他穿過術服,隻穿精心裁製價格不菲的錦衣,應該不是有修為之人。
漆黑的房間,兩人在桌旁對坐沉默不語,良久後這股詭異的寂靜終於被床板的一陣異響打破,蔣亦川和海棠看向床板並不驚訝。隻見床板掀開,露出一個暗道口,鑽出了兩個赤衣人。
若是陳濟平在這裏的話,就會發現這兩個赤衣人都不是生麵孔。其中一個就是公主遇襲那晚纏鬥岑源慶擄走宋錦懿的赤衣人,另一人居然就是陵寶城翠烹茶館的壽彥秋。
“老黎忒是也太托大了,竟然不蒙麵,這下北山茶館也回不去了。我好歹還可以回陵寶城在茶館繼續混著。”壽彥秋向蔣亦川抱怨道,原來他竟是遇襲那晚江邊的蒙麵赤衣人。
“可不是你托大麼?若不是你沒纏住岑源慶,現在早就把雲舒公主擒回來了!”黎燈惠也抱怨道。
“夠了你們兩個!對方隻有一個岑源慶,你們兩個召靈的居然無功而返,還搭進去十個塑形好手,你們怎麼給我解釋?”蔣亦川怒聲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