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發落到了那個洞裏。洞裏有條石梯。戴明走在石梯上,走了十七個台階,就走到了底——又是一條甬道。
“哈哈。這真的是個有趣的地方啊!”
笑著,戴明抬腿跑。他實在好奇路的盡頭又會生有什麼樣。
本安靜漆黑的甬道裏,此時被一雙踩踏石頭的腳的聲音打破了,偶爾還會響起幾聲歡快的笑聲。
“嗒嗒嗒嗒嗒嗒……”
路很快的被戴明踏到了盡頭。上下都有個洞,寬長半丈,沒有其它路。這次好辦了。左手贏了右手。
元氣附在腳上,戴明用力一跳,雙手抓在那洞口的邊緣,攀了上去。好奇的眼打量周遭——又是一條和之前的甬道一般模樣的甬道。
新奇感得來的快樂,在無窮無盡的生的一模一樣的甬道和時間的作用下被耗盡了。
戴明感覺不快樂了。
盡頭的路,他曉得不會有不同。就像他在學校一樣,明日的課不會有不同。麵對的人,也不會有不同。
他想要不同。
肚子餓了,水也沒得喝,身體又很累,元氣也被消耗了很多。
為了讓自己的身體感覺好些,他注入了一些元氣到胃裏去治了肚餓。用元氣灌注在眼裏視物和用元氣運行到肚子裏去治療肚餓的方法是他自己專研出來的,並沒有誰教他。
當他把這個發現告訴同學時,同學又試了一番後,卻害得那個同學肚痛了好些天。歐陽老師還為此事懲罰戴明繞著普陀山跑到元氣消耗幹淨為止。
雙腿雖附了元氣能奔跑如飛,但這對肉體的負荷也是極大的。那一次,戴明跑得全身都快散架了,足足休息了一個星期才勉強恢複正常。
經過那次教訓,戴明就少有把自己的思想告訴別人了。
甬道裏沒有元氣。因為甬道裏沒有生命。沒有生命的地方,是不會有生命之精華所溢而產生的元氣的。
……
教師宿舍附近有一棟用竹子造的兩層大閣樓。
閣樓的第一層隻有一間大房。房裏有一張很大的黑木桌,黑木桌被九十九張竹椅圍了個團團轉。
竹椅上此時坐滿了人。他們全都穿著一樣的蔚藍衣裳。
九十九個人當中,此時隻有一個人是站著的,隻有他在說話。那個說話的人是個中年人,他的皮膚很黑,鼻子很高,眼窩很深,一雙薄唇抿起來的時候,幾乎看不出他生有嘴。
他的聲音很低沉,說話總斷斷續續的:“冬天來了三年,還沒有走的跡象。城裏的糧食不多了。我們北嶺學校也不能在這特殊時期一直吃白糧,增加野城的負擔。前天,我相約東、南、西,三個校長去了一趟元府找城主談了一次話。城主同意了我們的建議。從下月開始,九年級的每個學生都需去元府的執法部執法一個月。他們本就臨近畢業,這也不過提前了些讓他們出去熟悉一下以後或許會被分配到的工作崗位。況且隻一月的話,也不會耽誤他們隻剩餘一年的課程。此外,八年級的學生去兵營的工程部,維護城牆,為期一個月。七年級的學生提前進入迷宮,磨練元氣。六年級的學生去器械營。五年級的學生去糧漁部。四年級及一二三年級的學生加快元氣及學習的力度,不作外助要求。”
說完這些話,他吞了口口水,掃了眼在場皆麵露驚訝的教師們,皺起了他那兩條淡的幾不可見的眉。
“韓校長,事態,真的嚴重如此了麼?”
某個教師突然打破沉默,語調帶著些苦澀。
“元氣乃生命之氣外溢,冰封的世界,生命也少了,這樣一來,連依靠城內的元氣支持的護城大陣的威力都有所減弱,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