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神道,又大致可分為四大流派。
一是先天神靈;二是天庭雷火瘟鬥、群星列宿、三山五嶽、布雨行雲、賞善罰惡等三百六十五位正神;三即是人道封神;四則是仙道封神。
先天神靈自不消說,活到現在的,不是一派鼻祖,便是一方巨頭。諸如準提接引,三清女媧,冥河鎮元子之輩,即是先天魔神的跟腳。
天庭諸神,則眾所周知。因仙道吞吐靈氣,又不做事,隻要自在逍遙。加之當初三教弟子跋扈,以致天帝形同虛設,不甘之下,便自紫霄宮鴻求來封神榜,設立三百六五位正神,以運轉陰陽,司掌禍福。
不過上榜諸神,多為碧遊門下,有上清道祖為靠山,天帝禦之不能得心應手,便授權人間帝王,擇忠臣良將,世間賢良,代天封神,以資補充。此即是人道封神。
仙道封神。即是仙道高人占據名山大川,以一紙符召,冊封一些山精水怪、修道不成的門人弟子為道場附近的山神土地之類,此乃私封,不在天庭正神之屬。不過有仙道門派實力為支撐,神通靈驗也不遜正神,若得民眾承認,也能漸坐穩神位就是。
八千裏雲夢澤之神,即是第一類。在洪荒時期便已立下字號的上古大能,隻是沒有三清女媧,冥河、鎮元子之輩的機緣,早就成就太乙。卻也躲過龍鳳、巫妖等劫,穩穩撞進了天仙巔峰的境界,躲過封神之劫後,便不問自去,占了八千裏雲夢澤,以為修行道場。
此君資格甚老,見得三清也可稱一聲道友。天帝也不好幹涉,隻得任由他占去不說,還得捏著鼻子給了道符召,封為八百裏雲夢澤之神。
所以這雲夢澤名義是天庭神部重地,實乃此君私產,與諸侯無異。有此老牌古神坐鎮,雲夢澤一幹毛神妖怪等原住民,也得到庇護,躲過西遊之劫,出了幾個證得長生道果之輩,也算得是人強馬壯,兵多將廣,乃是九州無靠山的土著精靈一方樂土。
各方一些知機的散妖,也來投靠。此君乃老牌古神,自有其擔當和傲氣,對一幹散妖,來者不拒,去者不留。不過留下者就要聽從號令,不許生事就是。
雲夢澤靈藥靈材豐富,此神又一心追求太乙,故而清靜無為,與天庭、仙道都是相安無事,故而無論散修,還是仙道弟子,都喜歡去雲夢澤采藥尋礦,收集外財。
此時雲夢澤一改常態,兵力調動頻繁,莫非這位雲夢神君改了脾氣,又或是出了甚岔子不成?
而無論是那個原因,雲夢澤神道異動,都是足以影響九州局勢的大事,不得不慎。天劍穀雖也有元神高人,但在天庭卻沒什麼勢力,而元真道祖師,則是天庭東華帝君門下,飛升後亦在帝君手下效力,消息甚是靈通,故而天劍穀方麵才托張太浩到元真道來打聽消息。
事關重大,徐真人坐不住了,說聲張兄稍候,我去通稟師長,然後匆匆出門去了。
徐真人走後,樸清子就說道:“莫非雲夢古神有了大機緣,有望太乙不成?”
張太浩道:“又或是突破不成,以致身受重傷,壓製不住手下神係不成?”
兩人猜測半響,不得要領。卻說徐真人縱起遁光,長虹一般,破空而去,門內一幹功行深厚的長老,被遁光驚動,紛紛猜測不提。
“弟子樸應子,有急事求見掌教師尊!”,徐真人遁光迅捷,不過片刻功夫,就飛出數十裏,來到內門議事堂。
當代掌教抱道子,修道兩百餘年,也有養神境的功行,因為人穩重,處事公正,便被同門公推為話事人。聽聞此事後,也不敢怠慢,吩咐徐樸應稍候片刻,自家則縱起遁光,來到祖師殿,求見太上長老。
元真六代以上,成就長生者,俱已飛升。不成長生者,要麼壽盡坐化。要麼在外遊曆,尋求破境機緣。要麼壽元將近,不理世事,閉死關意圖堪破關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