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普通教育課程與職業教育課程。就現階段情況來看,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普通高中畢業的學生隻能有一部分升入高等學校,相當多的學生需要就業。與其他國家一樣,我國普通中學也存在升學與就業的矛盾,這一矛盾不僅表現在高中,也表現在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種矛盾仍將繼續存在。要在未來的中小學課程改革中解決好這個矛盾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加強普通中學的職業技術教育。在未來要切實有效地加強普通中學的職業技術教育,必須具體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根據不同地方的特點和需要,使職業技術教育課程的內容靈活多樣。第二,既要設置具體的應用性的職業技術課,也要設置職業技術原理課。第三,注意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實施職業技術教育。
(4)學科課程和活動課程。學科課程與活動課程是構成學校宏觀課程體係的兩大課程類型。學科課程強調學科自身的知識體係和學科之間的內在聯係,它以前人積累的分門別類的文化科學基礎知識為基本內容,能省時有效地傳授某一學科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在此基礎上使學生發展思維,提高能力。這類課程在保證學生獲得係統基礎知識及提高學生認識水平方麵,發揮著主導作用。但學科課程的局限性也是很明顯的,主要是不能很好地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不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潛在能力。限製了學生接觸社會實際生活,影響學生知識麵的擴大和生動活潑地學習。活動課程以引導學生獲取他們認識世界所必需的直接經驗及當代文化科學中的最新信息為主要任務,要求學生用大量時間參加實際活動,手腦並用,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這類課程對於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造力,對於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和促進他們全麵發展,都有著不可替代的獨特作用。
2.課程內容改革
(l)加強德育內容。隨著社會生產力的迅猛發展和物質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未來社會對每個公民的道德水準要求也必將提高。因此,要加強中小學德育教育內容。一方麵要根據未來生活環境、價值觀、倫理道德發展變化的實際情況及時更新德育內容,要盡可能反映新的社會條件下出現的一些社會問題和倫理道德現象,引導學生正確地分析這些新問題、新現象;另一方麵要根據青少年知識、思想和心理發展的特點,以具體、生動、形象的事實和觀點代替空洞、抽象的說教,把一些真正能夠反映青少年個性心理特征和有助於訓練他們的品德操行的具體的倫理道德知識充實到德育內容中。
(2)加強基礎知識。一是加強基礎知識的廣度和深度,主要是指在進一步加強學科內容的基礎上,適應未來社會科技、生產發展的需要,及時吸收自然科學發展中的一些新成果,不斷拓寬社會科學的內容範圍。同時,加強藝術教育,強化藝術學科內容,為學生藝術素質的形成奠定基礎。二是賦予基礎知識新的涵義。在未來社會條件下,基礎知識的涵義將進一步擴展,它不僅代表著一般文化科學知識的基礎,同時也反映著技術、技能的基礎,科學方法的基礎,藝術欣賞的基礎,身心保健的基礎等等。因此,在未來的課程改革中,應當將電子計算機、身心保健技術等內容充實到基礎學科中去。三是加強對學生獲得和運用基礎知識的能力的培養。
綜觀國內外學校課程改革和發展的曆史,可以發現,隨著現代認知心理學的產生與發展,國際上一些著名的心理學、教育學理論,無論是皮亞傑的發生認知論,布魯納的認知結構與發現法,加涅的層次學習理論,奧蘇伯爾的有意義學習理論,還是加裏培林的活動理論,以及讚可夫的教學與發展乃至席卷前蘇聯的合作教育學,論及學習者時,對以下幾點均給予了關注:①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即使是小學一年級的兒童,他們也有著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有著良好的解決問題的策略。②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生活背景、家庭環境,這種特定的生活和社會文化的氛圍,導致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思維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③一個有意義的學習過程是學生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調動原有的知識和經驗嚐試解決問題,同化新知識,並構建他們自己的意義;而不是一個被動吸取知識、記憶、反複練習、強化儲存的過程。④所有的新知識隻有通過學生自身的“再創造”活動,使其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才可能成為一個有效的知識。對於每一個學習的主體,沒有活動、沒有做就形不成學習。⑤從現實中學習和探索。這裏的現實是相對於兒童而言。任何知識如果能夠以與學生的年齡特征、生活經驗相適應的方式出現,就能被學生所感知,為學生所接受。⑥隻有讓學生充分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才能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增進學生的自信心,使他們更熱愛學習。
由此看來,建立一個“以學習者為中心”的課程,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課題。20世紀中葉以來,雖然出現過五花八門的課程,但歸根結底,是三種類型的課程:學科本位(中心)型——主要著眼於學科發展的課程設計;學生本位(中心)型——主要著眼於學生發展的課程設計;社會本位(中心)型——主要著眼於社會發展的課程設計。基於此,20世紀90年代以來,許多國家都在重新審議中小學課程和教材,一個共識在世界範圍內形成:麵向21世紀的課程設置與教材編寫應立足於現實,著眼於未來;應有統一的國家標準;應著力於學生創造力的培養;應強調整體性和多樣化教學相結合。在各國眾多的課程設計方案中,美國的“2061”計劃頗具特色:該計劃由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出資牽頭,組織各學科幾百名專家、學者,針對2061年哈雷彗星再次臨近地球時,美國人民應具備哪些素質,從各學科知識的發展趨勢出發,研究中小學生應掌握的最基本概念和應具備的綜合能力,在此基礎上確定課程,編寫教科書,並選點進行長期教學研究。這一計劃既有長遠目標,又有近期行動,為全球教育界和世人所注目。如今,在課程亟待改革的年代,作為基礎教育的課程,不應偏離社會要求、學科要求、學習要求。如何抓住這三方麵的要求,並求得三者之間的均衡,是現代課程改革的主要研究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