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錦官城趕到汴京,千裏迢迢,一路上風塵仆仆,終於趕到汴京城。
在離汴京城數百米處,一輛青蓬雙轅的馬車在一行軍隊的保護下停在通往汴京城的官道邊,車內,一隻白淨的左手緩緩的撥開車簾,露出了一張清秀的麵龐。
此時才剛到卯時,這高大的汴京城門卻早已經開啟,數百黑甲守門侍衛嚴守城門,對過往的商隊行人一一檢查。
那馬車上的青年人望著這氣勢恢弘的城郭,來往川流不息的商隊行人,微微有些出神。
而在他的身旁一個俊俏姑娘,不由的想起了往事,有些傷感道:“奴婢的父親曾經來過汴京,曾對奴婢說過,我行走於天下,也算是去過一些地方,有些愚見,卻從未見過一座城市如汴京城如此昌盛繁榮,憶昔日盛唐之長安,想必也不過如此。”
“如今想起父親的話,奴婢這才明白,父親的話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去,這汴京果真如此。”
“那可是我們大魏的都城呢,能不繁華嗎。”一錦衣少年驅馬緩緩靠近那輛青蓬雙轅馬車,正是一臉得意道,“站在這汴京城外,隻能看到這汴京城一隅之麵,窺不得全境之繁華,漣情真想領略這汴京城的繁華昌盛,還得入城身在其中才是。”
那錦衣少年正是俞洪,雖說身上的傷還沒有全好,但是天生愛動的他一貫坐不慣馬車,早早要了一騎坐騎,有事沒事就在官道上飛馳。
看著馬車上的青年點了點頭,那錦衣少年又接著道:“這入城的商隊行人可是川流不息的,若是我們不及早準備入城,等一下入城的行人恐怕會更多,那時恐怕到了午時也進不了城的。”
那馬車上的青年卻是笑道:“俞兄弟貴為武德司的皇城使,外出有天使之特權,這出入皇城,難道就沒有方便通融之舉嗎,還怕午時進不了城門嗎。”
俞洪搖頭道:“小弟雖為皇城使,但隻有皇命在身,事出緊急之時才行此便事。晉兄你看,這些平民百姓起早貪黑,匆匆入城,也隻是為了自家生計而已,本就不易,吾等即為皇家辦事,也是為了百姓辦事,不能為了自家之方便而加重百姓之勞累。”
那馬車上的晉南柯一怔,倒是沒想到俞洪這樣一個“紈絝子弟”,竟然會有這樣的覺悟,倒是感慨道:“俞兄弟身為皇戚貴胄,身居要職,卻為國為民,著實讓人刮目相看,若大魏朝中都是俞兄弟這樣處處為民著想的官員,又怎會有這蜀中之亂,這天下怎會不平。”
“哎。”這蜀中之亂,禍起三月,雖然現在已經被平息,但令昔日之天府之國,變成了人間地獄,想想都令人唏噓不已。
而這時,原本守護晉南柯入京的武將軍,騎馬靠近晉南柯說道,“如今先生竟然來到這汴京,我等的任務也算是完成了,我等不便進京,還請先生自行入京,注意安全。”
大魏軍律有言,若無朝廷之調令,除守衛皇城之禁軍,其他軍隊都不得踏入京城一步,最多隻能駐紮在五十裏開外的新城營裏。
而趙王殿下立下如此大功,班師回朝之時,他率領的軍隊也沒有踏入這京城。
而聖上為表隆恩,也隻是允許趙王殿下率領八百親軍入京。
晉南柯自然知道這個道理,心裏雖然有些無奈,隻能點點頭,朝著他拱手謝道,“多謝將軍的辛苦護衛,他日若是有緣,定當設宴好好謝過將軍。”
“這本是屬下分內之事,屬下在此別過。”說著武將軍便率領驍勇鐵騎軍離去。
……
正如俞洪所說,隨著時間的推移,這進入汴京城的人越來越多,花了好大一番功夫,晉南柯一行人才進入汴京城內。
這汴京城內果然別有洞天,繁華更勝。
一進這汴京城,他們便感覺到汴京的與眾不同,這街上人流川流不息,酒樓茶肆勾欄瓦舍到處都在經營,藝人商販填街塞巷,城市大道兩旁,成了百業彙聚之地,如今皇誕將近,又近年關,各家各戶都張燈結彩,好不繁榮昌盛。
不愧為天下之一都。
進入汴京之後,一路往北行走,由新門進了內城,就可以看到開封府了,然後順著禦街往東,經過州橋,便可以看到趙王府,而俞洪的府邸,而在開封府以西。
故而到了開封府,晉南柯一行人便要和俞洪分開了。
“晉兄在這汴京可有安身之地。”俞洪突然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