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到了一個詞,人頭祭祀。
劉榮說道:“我曾經聽過一個聽翁丁寨的老人說,在六十年代以前,佤族寨子每年等到穀子快熟的時候,就會舉行祭穀儀式,舉行儀式的方法首先是需要一個人頭來充當祭品,他們說隻有這樣他們的穀子才會有個好的收成。”
“而獵手則會躲在祭壇周圍隱藏起來。如果有人不小心踏進灑有穀子和鹽巴的祭壇中,獵手會用毒箭射殺,然後砍下人頭背到寨子裏。由寨中的“魔巴”和寨主把人頭放置在人頭樁上,帶領全寨人在人頭樁前舉行祭祀儀式。”
“如果踏進祭壇的是佤族人,獵手會把他請進寨子,關在一個空屋子裏,等候三天再砍頭祭穀。在等待祭穀的三天內,全寨人都會把家中最好的食物送給被砍頭者讓他吃,也會選出寨子裏最漂亮的姑娘陪他睡,等三天時間一到就會舉行砍頭儀式。”
“被砍頭者也不會因為三天後被砍頭而生氣、害怕,因為此時他已經成為寨子裏的英雄,為了全寨人的穀子有一個好的收成,他願意獻出自己的頭顱。陪伴他睡覺的姑娘也會心甘情願的把自己的身體獻給寨子裏的英雄。”
“佤族人晚上吃飯都要關門的。因為每當到了祭穀的時候,寨子裏的獵手會每天出去獵人頭,但是也有獵不到人頭的時候。如果一直等到穀子熟了還沒有獵到人頭的話,獵手回到寨子的時候,看見哪家的門開著,就會進去借飯吃。”
“吃完飯後還會向主人提出借人頭的要求,獵手一旦提出借人頭的時候,主人是不能推辭的,所以為了避免獵手在晚上吃飯的時候闖進來借人頭,直到現在所有的佤族人吃晚飯的時候都會把門關起來。獵手在獵殺到人頭以後,會用一個特製的袋子把人頭裝進袋子帶回寨子裏。”
劉榮這麼說倒也有可能,關於那個習俗我也聽過。
我說道:“他們生活的地方是在雲南,而這裏是玄冥天山。地點差了有十萬八千裏,還有一點是佤族人的人頭祭祀是一次隻祭祀一個人頭,而這裏估計得有幾百個。”
劉榮回道:“這兩點也很好解釋,首先是第一點,地點不一樣。你別忘了這個世界跟我們那個世界本來就不是一個世界,雖然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也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比如玄冥天山,我們那個世界就沒有,所以很有可能那個佤族就生活在這個地方。”
“也許生活在這裏的不叫佤族,而是另一個有相同習俗的民族。至於這裏為什麼有幾百個,你難道就沒有想過佤族每年祭祀的那些人頭在什麼地方呢?”
劉榮這麼說也是很有道理的,的確,祭祀這種事情本身就是很莊重的,那麼那些祭祀用的人頭肯定也是放在一個地方而不是隨便扔的,這裏有這麼多的人頭少說也得存個幾百年。如果一個族世代都生活在這裏的話,存幾百個人頭也是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