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遞進的含義和特征(2)(1 / 3)

例(5)中的基事“陳東海在這裏”,是一個小句,“小南也在這裏”是另一個小句是遞事,整個遞進範疇是由關聯詞語“不但,也”構成的。因為單從小句本身看沒有什麼區別,“某某也在這裏”隻是表某處存在某人,從表達本身來看沒有意義上的程度差,但形式上用“不但,也”連接後就形成了後一小句的存在重要性大於前一小句。因為這是小句以外的傳信者(message sender)的主觀傾向起了作用,讓受信者(message receiver)推測要麼是地位,要麼是親疏,要麼是交往價值等存在程度差:“小南>陳東海”。例(6)中的遞進範疇由語義本身構成的:“煩言”與“側目而視”之間有一定的語義差再由語義程度差構成遞進。例(7)的遞進範疇稍有點不同,這是由語義構成的:“造成災難”與“造成很深的痛苦”之間本來是“災難”的程度要比“痛苦”要深一些,但是由於“不僅…,也…”的句式義,前項低後項高的語義排列帶來範圍的擴大所構成的遞進。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語言的多樣化,基事和遞事的構成單位也有不一致的情況。例如:

(8)他不僅壞,簡直是壞透了。

(9)他也真對於李氏祖宗負責任,不但對於一家,就是對於一切社會道德,家庭綱紀,她都有很正氣而自尊的負責的表示。(老舍《老張的哲學》)

(10)他欣賞自己的能打、會打、肯打與勝利。

(11)不過讀者容易接受,也還得靠好的表現形式,還得在布局上、邏輯上、修辭上再花些功夫,才能使文章的每一句、每一段、一直到全篇,一下子打進讀者的腦筋。(何其芳《談修改文章》)

(12)不僅現在,就是將來的任何時候,他也不肯承認自己的無能。(《紅岩》)

由此可見,充當基事和遞事的語言單位可以是同級的,也可以是跨級的。同級的也可以是結構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它們可以有共同的成分,也可以沒有共同的成分。這樣基事和遞事作為遞進體的兩個構成部分,在句法上就出現了一些特征:有同構也可以異構,可以有共用成分也可以沒有共用成分。不僅如此,還可以有根據語用需要而靈活安排基事與遞事。

1.3基事和遞事的句法功能基事和遞事的句法功能一般來講具有一致性,即充當的成分性質相同。在單句內可以充當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在句際內可以充當小句或句子;在篇章內可以充當段落。

1、單句內的基事和遞事的句法功能

1)充當主語

(13)不但所有的幹部,而且所有的家屬都參加了這次義務勞動。

這裏基事和遞事共用的成分就被提取出來了,所以我們看起來就是單句了。這個句子還是有基事和遞事構成的,其可以分解為:

所有的幹部都參加了這次義務勞動——基事

所有的家屬都參加了這次義務勞動——遞事

都參加了這次義務勞動——共用成分

這裏表示遞進的語言成分之間在語義上屬於同一範疇,否則違反邏輯。這裏屬於同一人類範疇。

2)充當謂語

(14)他的動作不但驚險而且瀟灑。(謂語)

(15)我們研究並通過了這項提案。(述語)

(16)齊白石繼承並發展了傳統繪畫的“傳神寫意”的技法。(《中國文化小百科》,百花文藝出版社)(述語)

這裏的遞進體可以充當謂語或者述語。實際上仍然是由基事和遞事構成的遞進體,也是一些共用的成分被提取出來了,形成了看似單句的變式遞進體。上麵的例(14)可以分解為:

他的動作驚險——基事

他的動作瀟灑——遞事

他的動作——共用成分

例(15)可以分解為:

我們研究了這項提案——基事

我們通過了這項提案——遞事

共用成分——我們

——這項提案

例(16)可以分解為:

齊白石繼承了傳統繪畫的“傳神寫意”的技法——基事

齊白石發展了傳統繪畫的“傳神寫意”的技法——遞事

共用成分——齊白石

——傳統繪畫的“傳神寫意”的技法

3)充當修飾成分

(17)這件事情不但可能而且已經造成不利的影響。(狀語)

(18)她說他在家裏會有壓抑甚至窒息的感覺。(《十月》1994、4)(定語)

(19)不但內容好而且韻律美的歌曲是大家喜愛的。(定語)

(20)他說得不僅清楚而且流利。(補語)

這裏的例子也是可以分解的。例(17)可以分解為:

這件事情可能造成不利的影響——基事

這件事情已經造成不利的影響——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