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過去我們在冀中打炮樓,既沒有黃色炸藥,也不懂得外部爆破;隻知道挖坑進行內部裝藥。往往挖上三五天,甚至一星期,有時搞錯了方向,放了空炮,白挖了。(《火鳳凰》)
(2)民國政府在白鹿原征收的十餘種捐稅的名目創造了曆史之最。那些不是一次性的,而是由一年一次增加到一年兩次甚至三次;不要說一般農戶傾家蕩產了也無法抵禦,即使富裕農戶也招架不住。(《白鹿原》)
(3)聖如孔子,還假裝生病,哄走了儒悲,孟子甚至對齊宣王也撒謊裝病。(《圍城》)
(4)她發現陳鬆林好像變了許多,和過去大不相同了。雖然他那張圓圓的臉仍然帶著一點稚氣,可是那雙眼睛看人的神氣,有點像餘新江,甚至有點像二哥了。(《紅岩》)
例(1)話題“打炮樓所需要時間”是間接出現在第一小句中,“三五天”是常規用時,是客觀陳述;“下個星期”是非常規用時,在“非常規>常規”序列中說話人是從常規視角出發看待“打炮樓”事件的,由“甚至”連接構成由語境提供信息的遞進句。例(2)解讀對象“民國政府在白鹿原征收的十餘種捐稅的名目創造了曆史之最”直接出現在一小句中;“一般農戶傾家蕩產了也無法抵禦”是普遍情況,是常規,也是客觀陳述;“富裕農戶也招架不住”是特殊情況,是非常規,在“特殊情況<普遍情況”序列中,說話人是從常規視角出發看待整個事件的,由“甚至”連接構成由語境提供信息的遞進句。例(3)話題“聖人裝病”間接出現在一、二小句中;“孔子假裝生病,哄走了儒悲”是經典情況,人所共知,也是客觀陳述;“孟子對齊宣王也撒謊裝病”是特殊情況,是非常規,在“特殊情況<普遍情況”序列中,說話人是從常規視角出發看待“聖人裝病”的,插入“甚至”兼起連接作用,構成由語境提供信息的遞進句。例(4)話題“陳鬆林變了”直接出現在第一小句中;“有點像餘新江”是常規判斷,也是客觀陳述;“有點像二哥了”是說話人的主觀判斷,是非常規情況,在“非常規情況<常規情況”序列中,說話人是從常規視角出發看待“陳鬆林變了”的,用“甚至”連接構成由語境提供信息的遞進句。
5.2預設之外“甚至”表示具體的實際情形出乎預設之外,並走向預設的對立麵。預設是話語交際中的附帶信息,在說話人看來,它是交際雙方共同認可的背景知識或稱無爭議的信息。它主要受製於交際活動所處的社會文化背景和交際時特定的背景、場合。具體而言,一般知識、事物的常理、人們的普遍認識、較可靠的信息源提供的信息、交際時已存在或說話人認為可能存在的觀點、想法以及語境等都可作為話語的預設。但實際情形或事實卻可能出乎預設之外,並與之相對立。在這種語義背景下,可先直接對預設予以否定,再用“甚至”引出與之相對立的事實。例如:
(5)財東人給他封金賞銀他照收不拒,窮漢家給幾個銅元麻錢他也坦然裝入衣兜,窮得一時拿不出錢的人他不逼不索甚至連問也不問,任就診者自己到手頭活便的時候給他送來。(陳忠實《白鹿原》)
(6)他們配合的默契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兩人一上場,一個手勢、一個眼神,甚至什麼也不用,就能直接進行溝通。
例(5)話題“[他的]行醫收費”沒有直接出現在第一小句中;“財東人給他封金賞銀他照收不拒”、“窮漢家給幾個銅元麻錢他也坦然裝入衣兜”、“窮得一時拿不出錢的人他不逼不索”是常規事件,也是客觀陳述;而“連問也不問”是非常規情況,在“收費——不收費”對立序列中,說話人是從常規視角出發看待“行醫收費態度”的,用“甚至”連接構成由語境提供信息的行為對立遞進句。例(6)話題“他們配合的默契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直接出現在第一小句中;“一個手勢、一個眼神”是常規配合默契手段,也是客觀陳述;而“什麼也不用,就能直接進行溝通”是非常規情況,在“應用手段——不應用手段”對立序列中,說話人是從常規視角出發看待“他們的配合默契”的,用“甚至”連接構成由語境提供信息的行為對立遞進句。
5.3強製作用“甚至”對三級遞進有強製作用。“不但A,而且B,甚至…”是一個三級遞進的典型格式。在這裏“甚至”介引出最突出的一種情況。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