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青少年應該心生欣慰,也許在眾多需要幫助的人中,自己是最幸運的那個。那麼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不論什麼時候,青少年都要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幫助過自己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別人,永遠是在幫助自己!
14.學會時刻分析自己
歌德曾經說過:“一個目光敏銳,見識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認自己有局限性,那他離完人就不遠了。”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的缺點,很容易因自負而失敗;優點可能會受到缺點的影響;隻看優點,不看缺點,就會導致自己根本聽不進別人的一點點的意見和批評;過分地驕傲;隻退不進,甚至失去了最寶貴的尊嚴……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甚至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些在青少年中尤為常見,以上的任意一種心理都能在他們中間找到。所以,青少年朋友們要想克服這些心理上的障礙,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
在自省中認清自己
很久以前,有個婦人,遇事不管是事大事小愛發脾氣。和鄰居、朋友的關係都搞得很僵。她非常惱火,想改吧,一時又改不了,於是整日悶悶不樂。然而,越是這樣她越是生氣!朋友知道後,就說南山廟裏的老和尚是個得道高僧,他也許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能早日改了這個壞毛病,婦人去找那個和尚。大師聽了她的苦悶後,就把她帶到了一個柴房的門口,說:“施主,請進!”婦人很奇怪,但她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柴房!這時和尚趁機便把門給鎖了,轉身就走。婦人一看,怒氣就不打自來了:“你這個死和尚,幹嗎把我關在裏麵啊?”、“快放我出去……”和尚笑道:“我現在放你出去的話,等會你就罵我是禿驢了!你還是在裏麵呆著吧!”
過了一個時辰,女人總算是安靜下來了,於是和尚問她還在生氣嗎?婦人回答說:“我生我自己的氣,我為什麼聽信別人的話來這受罪呢?”“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人怎麼能夠原諒別人呢?”高僧拂袖而去。
一個時辰又過去了,婦人說:“不氣了,氣也沒有辦法。”“你的氣還沒有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以後仍會很劇烈。”高僧說完又離開了。
第三個時辰也過去了,婦人覺得生氣不值得。高僧笑著說。“還知道什麼叫不值得呀,看來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的。”
終於,大師第四次來看時,婦人抬起頭說:“大師,真是奇怪啊,我現在反而並不生氣了,有什麼好氣的呢?我想明白了:氣不就是自己找罪受嗎?”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傾灑在了地上。婦人看了很久才頓悟。
就在這幾個時辰當中這位婦人認真地想了一遍,徹底的分析了自己,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在世界上所生存的每一個人都有七情六欲,隻要有感情,就會有怒氣。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要有因有果。
所以,中學生朋友們,無論你遇到怎樣的困難與挫折,都不要埋怨造物不會,世道不平,與其抱怨他人的不是,不如及時分析自己。其實,很多時候,困難與挫折不是由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所以,應學會從中找原因,及時分析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人總是在自我反省中認清自己。並且決定自己以後避免發生這種不該發生的事。隻要你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到的。
正確認識自己使你脫穎而出
在《伊索寓言》是有這樣一則故事:當年普羅米修斯在造人時,讓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掛兩隻口袋,每個人都把裝著別人的缺點的口袋掛在了胸前;而那隻裝著自己的缺點口袋則放在了身後。結果可想而知,隻要人稍微低一下頭就能看見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點卻視而不見,因為他很難看到。有位名人曾說:“人本身就是帶著缺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生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改掉缺點、完善自己的過程。因此,敢於挖掘和暴露自己的缺點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