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章 大山的風俗(1 / 1)

現在人們保健意識越來越強,保健知識也異常豐富,這個不許吃,那個不許吃,弄得人們不知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

楊天皓認為,自然最好,大自然本身是和諧的,隻是人為破壞了,人身體本身是自然一部分,本來也是和諧的,隻是人們在吃穿住行各方麵都不符自然規律了,才生出各種病,身體越來越弱,精神越來越萎靡。

楊天皓在公司發出了追求自然本真的號召,他說當代人們最缺的就是這四個字,而這四個字對人身心健康最有效,我們要做自然本真的追求者,實踐者,引領者。

時到深秋,楊天皓想讓員工集體旅遊一次,在討論到哪旅遊時,他說最自然,最少人工雕琢的就最好,最後他建議去他的家鄉,那是個山水沒被破壞,民風依然純樸的地方。

大家都很高興,都想看一下是什麼樣的山,什麼樣的水,什麼樣的人哺育出這麼優秀的人。

楊天皓早早就把這消息告訴了父母鄉親,讓他們預備點山珍野味,好讓這些大城市大公司來的人享受一番。

雖然時已深秋,但大山中好象絢爛得非常溫暖,花草樹木都穿上了五顏六色的秋裝,一片片秋葉軟綿綿在鋪在人們的腳下,踩上去不發出一點聲響,因為這裏的空氣特別潤,特別是早上,霧濛濛的,穿行在大山中,大林中,仿佛被霧鎖住了,人們索性就倒在地上,把樹葉往身上一卷,這裏的水清得透明,水下的遊魚與細石看得特別分明,這裏的水都是在山體包圍中,一塊一塊的,就象這山的一麵麵明鏡,山是深沉的,而水是靈秀的,就象男人與女人亙古癡情地愛著,不管世事如何變遷,他們永遠唱著那心中的童謠。這裏的房子依山而建,臨水設牆,這牆都是木結構的都是生長的能開花能結果的,人們在家門前可下水撈魚、遊泳,可上山采摘野菜,可散步。這裏的人們生活都不算富裕,但也不缺衣少穿,關鍵是這裏的人很少生病,很少吃藥打針,年輕的上了網絡,看到外麵花花世界,也想借著出去打工去看一看,品償一下,但多數又回來了,回來就不走了,有的想走的,一聽外麵世界的描繪,也息了出去的念頭,這裏的年輕女子不外嫁,要守住這裏的根脈,肥水不流外人田,這裏的小夥娶了外地的女兒,這個女兒隻可以在本地住,不能隨便到外麵沾花惹草,人們也是怕她因此毀了這裏的純樸的風俗。

看著山石,賞著流雲,嗅著炊煙,在林中漫步,在山中盤桓,在水中濯足,與老鄉攀談,吃著真味的菜,感受著自然的品貌與風俗,公司的這些人真恍然在隔世,在仙境,用流連忘返沒法表達他們的癡戀之情。

特別是楊天皓的女同學從始至終都陪著楊天皓,他走到哪她走到哪,人們問她有沒有男朋友呢?她欣然答到:有,那是誰呢?就是他啊,她指著楊天皓,那他都有女朋友了,他在外麵可以有女朋友,在這裏,我就是他的女朋友,誰也不能跟我爭,爭我拚命。

人們哈哈地笑起來,楊天皓也不好意思地叫這個叫娟娟的女同學別瞎說,娟娟呶著嘴,大聲辯解道:“誰瞎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