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沙”
好似秋風掃落葉發出的磨砂聲,原本靜謐的青石小道卻因此顯得有些怪異,有種讓人隱隱不安的感覺。
已近深秋,可這青石小道兩旁的樹枝葉卻出奇的蒼翠欲滴,仿佛秋日的蕭索未能在其上著一絲痕跡,反倒讓其生機更甚。
這條青石小道位於佛宗宗門所在地無量山巔,整個以九曲十八彎,羊腸之態盤旋著無量山而上。
說起這佛宗,不得不說這是一個世俗之人難以想象的代名詞,而這無量山更是佛宗的聖地,無數人欲求一見而不得。
其實早在九千年前,七位蓋世英豪橫空出世,以其浪卷黃沙之勢讓七宗大陸為之一震。
雖然最終這七位仿佛暗夜星空的流星,絢爛之後散落一地冰冷煙花的天之驕子,在世不足千年便相繼辭世。
但是他們卻以各自大相徑庭的才能,開創七大宗派,永耀後世。而七宗大陸便是因為七宗的存在方才命名。
七位英傑的逝去並未有對七大宗派的鼎盛有任何影響,反倒使得今時今日,七宗在世俗人眼裏已近乎神的存在。
而九千年過去了,七大宗派的佛宗和道宗算是執牛耳者,實力相當,形成兩足鼎立的局麵。
隨著那時斷時續的“沙沙”聲愈發臨近,卻見青石小道的轉角處閃現一抹杏黃色,一位跛腳行僧埋著頭蹣跚著步子,悠悠地踩著青石階梯而下。
隻見這位跛腳行僧,右手持一木魚,左手大指和食指捏著一截小木棍。
莫說這他也奇怪,右手的木魚通體棗紅色,泛著一股錚亮之色。木魚的那一張魚口和整個木魚契合的天衣無縫,一看之下便能肯定是出自高人之手。
然而,他左手捏住的那截隻有手掌長的小木棍,渾身遍布蟲眼,掉色很是嚴重,都能看見一塊塊腐爛的木紋。怕是他兩手指稍一用力,就能將其捏成木屑。
更讓人無解的是,這跛腳行僧每走下三級青石階,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的小木棍便很隨意的提起,在木魚表麵輕輕的磨砂三下。
看著輕柔無比,好像沒有使出一絲力氣,但是卻詭異的發出了一道先前聽得的“沙沙”聲。
就這樣,跛腳行僧三步一停一磨砂,始終重複著相同的動作,卻絲毫不顯紊亂之感,越看越讓人感覺到有一種行雲流水氣韻夾雜著。
跛腳行僧就這樣,沿著九曲盤旋的青石小道慢吞吞的走著,看似茫無目的一般。而他更是從初陽剛升走到夕陽將沉都未停過一步,不過最終跛腳行僧還是在一個分岔路口前駐足。
跛腳行僧站在岔路口,卻見其微微欺下身子,將手中的棗紅木魚放在身前的青石之上,嘴裏聽不清楚在說些什麼。
“哎!”
待一切做完,他便立起身子,很是隨意的仰頭穿過樹梢縫隙,看了一眼將要下沉的夕陽,悠悠地歎了口氣,低不可聞。
當跛腳僧抬起頭的那一刻,不禁讓人有些錯愕,甚至是心悸。
原來這跛腳行僧右眼完全凹陷下去,隻剩一個空洞的眼眶,仿佛整個眼球都被人掏去了一般,看著著實有些滲人。
而且他不止右眼空無一物,竟然還長著一副陰陽臉,森然恐怖。
跛腳行僧右邊的臉好像被塗上了一層墨汁,濃黑無比。而左邊的臉和右邊的臉仿佛走了兩個極端,白的有些病態,毫無血色。
這跛腳行僧抬起的頭很快便又埋了下去,不知是不是怕別人瞧見他那一副讓人寒毛倒立麵孔。
“啵啵啵...”
清脆的木魚聲充盈在青石小道上,驚起了一群群蟄伏的飛鳥,“撲棱撲棱”直響,而跛腳行僧的身影被慢慢拉長,最終消失在右邊的山林小道之中。
而再回首看那塊放置木魚的青石塊,卻見其上鐵筆銀鉤了四個墨黑大字——無量玉璧
說起佛宗的無量玉璧,這裏麵倒是有些文章可言。
佛宗全宗上下皆修涅佛百珠經,可涅槃十世,一世百年,也就是說可以在世千年。
修練此經之人,須守住六根,無欲無求方能清淨,方有涅化之果。
所謂是自無始以來的罪業,均以六根所致。如眼根貪色,耳根貪聲,鼻根貪香,舌根貪味,身根貪細滑,意根貪樂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