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2013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期間首次“套開”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這是十八大後首次召開的,也是改革開放以來召開的首次全國性城鎮化工作會議。這次會議深刻闡述城鎮化的新內涵、新價值、新思路,三個“首次”標誌著中國城鎮化正在轉型,預示出中國城市的價值導向和發展趨勢,並對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發展格局產生深刻影響。可以肯定,新型城鎮化將成為中國經濟升級版的重要動力,成為未來10年中國發展的重大主題。概括起來講,這個“新型”城鎮化就是一個創新的、智慧的、綠色的城市區域體係。
二
新型城鎮化是基於城市區域體係的城市群戰略。所謂城市區域體係,是指以特大城市為核心,大中小城市、城鎮、農村協調發展的新型城鎮體係。它將破解城鄉分離、城際分離、城域分離三大難題,重新塑造新型城鄉關係、城際關係和城域關係。這三大關係所重構的城鎮體係,本質就是城市群戰略。
從2013年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看,提出到2020年3個“1億”的目標,即解決約1億進城常住的農業轉移人口落戶城鎮、約1億人口的城鎮棚戶區和城中村改造、約1億人口在中西部地區的城鎮化。對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城鎮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的研判可以得出三個基本結論:一是“城市群作為主體形態”預示著中國城鎮化規劃將以城市群戰略為核心全麵展開;二是發展城市群成為破解“大城市病”,特別是人口過快無序增長、交通擁堵、空氣汙染、水資源短缺、高房價與“貧民窟”現象的必然選擇;三是中西部城市群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主陣地。
三
新型城鎮化究竟“新”在哪裏。或者說,什麼是創新的新型城鎮化?概括起來,創新的新型城鎮化有五個新變化或者新趨勢:
一是從土地城鎮化到人口城鎮化。2013年雖然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52.57%,但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卻僅為35.29%,這17個百分點之差反映出2億多農民工未能在教育、就業、醫療、養老、保障性住房等方麵平等享受城鎮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務。為此,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提出“解決好人的問題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關鍵”,強調“把促進有能力在城鎮穩定就業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作為首要任務”。
二是從拚數量到提質量。淡化城鎮化率考核,限製圈地、建樓、造城競賽,轉變外延式、粗放型、“攤大餅”式的發展模式,大力提高城鎮土地利用效率,實現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協調發展。
三是從集中到融合。在城鎮化過程中,人口向城鎮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是我們的經驗。在此基礎上,更加注重“三個融合”,即農村、農民、農業相融合、一產、二產、三產相融合,生產、生活、生態相融合。
四是從市長造城到市場育城。計劃經濟時代控製城市規模的方法被實踐證明是失敗的。中央城鎮化工作會議傳遞出“十不準”信號,即不準違背自然規律蠻幹、不準亂跟風大躍進、不準盲目大拆大建、不準一味求洋求異、不準造新城變“鬼城”、不準讓市民成流民、不準一屆政府一張圖、不準再搞千城一麵、不準“住上樓萬事愁”和不準亂舉債攤大餅,這“十不準”的關鍵是避免和遏製政府的投資衝動和政績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