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上例子不難看出教師的表情對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教師根據文本需要配合適當的表情,或怒或悲,或喜或憂,都能感染學生情感,讓他們熱愛學習,引領他們在知識的天空中翱翔。

三、建立良好的溝通平台

有些管理學者認為,溝通是理解的交換。師生溝通是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所形成的人際交流。他們在交流過程中建立起心理聯係,進行著思想、文化傳遞,從而達到互相理解。在此過程中,師生之間是平等互助的關係,然而因老師在學生心目中形成的威嚴感,學生很容易在心裏與老師產生距離。因此,創設和諧、民主、樂學的課堂環境,顯得尤為重要,它是師生良好溝通的前提。

(一)創設親切、和諧的情感環境

我們知道,課堂上親切、和諧的氣氛會使學生輕鬆地思考、暢快地交流;相反,拘謹、壓抑的氣氛會束縛學生的思維活動。因此,教師發揚民主,營造親切、和諧的情感環境,是成功的關鍵。往往,我們看到很多名師在開課時都會與孩子們輕鬆一下,在輕鬆間讓學生感受到教師不同的自身魅力。

全國著名特級教師孫雙金借班在大禮堂舞台上課。下麵聽課的老師有上千人,看得出學生心情有些緊張。

上課開始時,孫老師笑容可掬地走上了講台,同學們以驚奇的眼光看著教師。孫老師掃視一周,宣布“上課”,師生互相問好。禮堂頓時鴉雀無聲,包括聽課的老師在內,人人都屏住了呼吸,學生當然就更加緊張了。

師: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姓什麼嗎?

生:不知道。

師:我和齊天大聖孫悟空一個姓,姓孫,你們知道孫悟空有什麼本事嗎?

生:會七十二變,會翻筋鬥……

師:孫老師有孫悟空本事那麼大嗎?你們想有孫悟空那麼大本事嗎?

生:想。

師:誰來介紹一下自己?(請三位同學上黑板寫名字)為什麼叫這個名字?

生:(答)

師:你們的名字都蘊涵了父母對你們的期望,多好的名字,老師這兒也寫個名字。

(板書落花生)

孫老師在開課時並沒有馬上進入書本,而是觀察到學生的緊張情緒,用這種學生感興趣的聊天方式來輕鬆課堂,消除學生的緊張,一下拉近了師生的情感距離。為了創設和諧、溫暖的情感環境,在開課時,有的教師會向學生獻藝,有的講故事,還有的讓學生猜謎語……這種不同以往風格的開課方式不但能吸引學生,而且達到了輕鬆課堂、縮短師生的情感距離的目的。

(二)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創設樂學的溝通環境良好的學習氛圍能刺激學生視聽,激發學生興趣,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課堂才有生命力。有效的教學方法,能營造出樂學環境。

1.教學生活化

隨著時代的進步,知識的簡單傳授會讓學生感到枯燥,注意力很難集中。課堂教學如何吸引學生的目光?如何深入淺出?這就給教師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位教師寫自己在教學《兩步計算的應用題》中的一道題:明明有14條紅金魚,8條花金魚。送給冬冬10條,還剩下多少條?在教學時把這題改為一個生活情境問題:如果你有14條紅金魚,8條花金魚,有一個好朋友想向你要10條,你怎樣送呢?你自己還剩下幾條呢?請用數學算式表達出你的想法。學生顯得異常興奮,思維非常活躍。有的學生說可以從小紅金魚裏拿出10條送給好朋友,自己還剩下12條,列式為(14—10)+8=12(條);有的說把花金魚全部送給好朋友,還差2條,再從紅金魚裏選2條去送。自己還剩下12條。列式為10—8=2(條),14—2=12(條);還有的說由於紅金魚多;可以先從紅金魚裏選8條,再從花金魚裏選2條送給好朋友,自己剩下12條,列式是14—8=6(條),8—2=6(條),6+6=12(條)。……教師將學習生活化,既降低了理解的難度,又讓學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生活體驗來理解知識,使他們有話可說,不受老師思維的影響,課堂中才出現了具有鮮活的個性,豐富而有多樣化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