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許良楓如同他那一時代的多數人一樣,經曆了日本法西斯的殘暴統治,走過了一條腥風血雨的路子。他並沒有像曆史上的那些領袖豪傑,叱吒風雲,幹出了驚天動地的英雄偉業。但是,他在投身革命,奮力抗擊日寇的殘酷鬥爭中,將自己的生死度置身外,最大限度地發揮了個人的智慧和能力,在白色恐怖的黑暗中劃出了一道耀眼的火花,給周圍的同伴、親友和當地民眾,指明了生存的前途,點亮了生命的希望。

在回國參加建立新中國和國家的經濟建設中,他還是那樣,用盡自己的全部力量,不分晝夜,艱苦工作。從中央到地方,由北方轉南方,在僑務、外事、旅遊等事業上,不知疲倦地耕耘。多少回白手起家,記不住多少創新拓展,做出了常人所難以做出的奉獻。

曆史上,隻有經曆過。冤屈。的人,才會體會到那種刻骨銘心的痛苦,那種令人窒息的光陰煎熬。“十年動亂”中,他頂住了不白冤屈對身心的殘酷折磨,得到平反昭雪後,沒有計較個人得失,顧國家大局,一心想的隻是追回失去的時間,加倍工作。最後,在關心他人的慰問中倒下,走完了平凡而閃亮的人生旅程。

是什麼力量,使他將整個生命都賦予革命,賦予人民,賦予祖國?在拯救民眾打擊日寇的殘酷歲月中,在白手起家從事經濟建設的日夜辛勞裏,在身陷囹圄受盡折磨的痛苦掙紮中,他始終沒有動搖過,靠的是什麼呢?沒有別的,靠的是理想的信念,目標的動力,和追求的力量!

這可能就是父輩一代,不同於我們這代人的,尤其是再下一代人的差別吧。不過,應該說,每一代人都有著自己的亮點,有著在曆史畫卷上應該留下的痕跡,有著後人可藉以自重,仿效,和傳承下去的精神、經驗和哲理等寶貴財富。隻是,父輩們所追求的是整個人類社會共同的理想,在高尚和廣域的兩度空間裏,並非每個後來者都會承接了。

父親許良楓已經離開我們整整十五年t,這十五年的變化實在太大了!這種變化,是翻天覆地也好,今非昔比也罷,我想他會最開心的是,他的部分理想正在變為現實,祖國、中華民族真正站起來了,成功的改革開放和富有特色的經濟建設,已使整個國家立於世界強國之列。按世界銀行的提法,全球金融危機後,中國已成為世界經濟的火車頭之一!我們似乎又看見他那爽朗的笑容,聽到他那開懷的笑聲,就和以往每次接到重大喜訊一樣,依舊是那樣地豪邁,激情,久久不息······。

這些年來,不知為什麼,我一直沒有終斷過在夢裏見到我父親。他像平時一樣,在夢裏也話語不多,或出現在他不會停止的工作忙碌中,或與我們道興致勃勃去參加活動,或是默默地陪伴在我們身旁的日常生活裏。他總還是那樣,溫和、寬容、飽含關懷,給我們帶來完整的家庭,深深的父愛,還有,生活中無限的理解和安慰······。

出版這本紀念集,不但是出自一片永不消失的懷念,和無法停止的追思,也更是希望在緬懷先輩的同時,尋覓出父親他一生的亮點,那些人生的啟示,哲理,目標,追求,和忘我精神。這些,盡管尤如夜空裏的繁星,已經依稀遙遠,但它們的清澈、明淨、璀璨,對我們這一代和再下一代,也許再再下一代,會有一些思索、啟迪,和借鑒之益。

這本紀念集內,主要收集了父親的一些回憶片段,曾發表的個別相關文章,退居。二線。工作後帶病完成的部份調查報告,還有在他離開後,他的部分國內外老戰友、老同事,親人和新老朋友,在國內外報刊雜誌上發表的紀念文章,以及與他一輩子同甘共苦、共同追求理想的革命伴侶的相關文章。作為對懷念父親的親友們珍貴情誼的回饋,書中還收集了大部份海內外發來的唁電、慰問信、各國內外媒體刊登的報道和挽聯等,並借此機會,代表我父親和家人向有心人和機構,致上最最衷心的感謝!

許卓鬆

二零零九年八月於榕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