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孔明助曹(1)(1 / 2)

我低頭大略看了一遍手中的幾封信件,一封是趙雲的,一封是劍楓手下夜鷹部隊的,一封是諸葛家在北方的情報網的,心中感歎諸葛家現在體製的成功,三方相互監視,誰也別想謊報軍情,不過所幸這三份的彙報內容基本一致,證明了諸葛家的凝聚力還是極強的。

片刻後,我將信件放回了爹的書案上,道:“袁家將幽州八成守軍調到南皮協助防守,令我們的攻勢停止,這很不妙呀,一旦子龍他們轉攻為守,以五萬人的劣勢,很可能將失去占領的冀州八郡。”

爹點頭,目光轉向每時每刻都放在書房的中國北方地圖,指著幽州以北的地方,緊鎖的眉頭道:“現在我最擔心的是北方的異族烏丸,袁紹既然敢幾乎令幽州不設防,那麼恐怕他們一定與烏丸有了什麼協議了,哼,無論我們如何交戰,都是我中華之內的事情,若是袁家膽敢引外族如我中華之地,罪不可恕!”

無論如何,爹對外族總是有著格外的排斥,方才的話說著說著,神情變得咬牙切齒,猙獰的站了起來。但隨後又似乎想起了諸葛家當前的處境,頹然坐了回去,自言自語道:“要是公孫瓚還活著就好了……”當初公孫瓚與諸葛家南北呼應,夾攻袁紹,而公孫瓚在與袁家作戰的強大壓力下,依然不撤北部防線的一兵一卒,數次擊退烏丸的大舉進攻,沒讓烏丸踏進關內的一寸土地。

我對外族的態度卻完全不同於爹,因為我除了諸葛亮的身份外,還有著前世的些許記憶,在我眼中,烏丸這些民族所處之地不過蒙古東三省,這些土地在將來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現在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民族,自然也是中華民族中的一員,諸葛家未來的臣民,有可能的話,諸葛家要做的不是擊退他們,而是馴化他們。

不過我也知道現在諸葛家所處的地位很是微妙,經過一年來的南北擴張,先發製人,諸葛家已經擁有了青兗冀徐四州全部或局部的大小十九郡,雖然兵士隻有十一萬人,但人口五百萬,適齡當兵的壯丁尚有七八十萬,不過是因為爹為了保證之下經濟農業的正常發展,才沒有強征入伍,現在可謂戰爭潛力冠絕全國。

不過我知道這隻是表麵現象,潛力畢竟僅僅還是潛力,而不是現狀,現在諸葛家的擴張已經到了強弩之末,不進則退的地步,一旦諸葛家停止了擴張,就該輪到緩過氣的袁家轉入反攻了。雖說袁家這個曾經的第一世家已經衰敗,經過近幾年的窮兵黷武,境內荒野千裏,適齡壯丁被抽調一空,戰爭潛力幾乎為零,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數年來袁家的不斷擴軍,讓袁家在東西兩線損失了二十萬大軍後,仍有盤踞陽平郡的八萬和南皮城下的八萬共計十六萬袁家部隊,這絕對是諸葛家莫大的威脅。

我的目光在書房中的中國北方地圖上不斷遊移著,終於所定在曹家在兗州的最後一塊陣地——東郡上,若有所思地道:“縱然曹家不斷從北方不斷抽調人馬補充南線和西線兵力,但在東郡上仍有三萬大軍有夏侯淵樂進曹彰帶領,袁家現在主要目光都集中在諸葛家這個方向,若是能讓曹家趁機一舉突襲袁家在陽平的主力部隊的話,肯定能給諸葛家減輕不少壓力。”

爹在我說完了後,先是沉默不語,仔細考慮了一下事情的可能性,隨後露出了一絲微笑,道:“此計甚為可行,曹家肯定現在也是急需支持,若是你能有辦法讓曹家北線壓力更小一些,孟德一定十分歡迎。十月十八日便是你迎娶曹夢燕的日子,正好你就提前兩月到曹家東郡,相助他們突襲袁家,送曹家一份大禮吧!至於青州,就讓在北海的公威(孟雄字)幫你處理吧。”爹知道孟雄是我的親信,而且也對從小生活在諸葛家的孟雄很是放心,便順水推舟賣了個人情給我。

“是!兒臣這就收拾行囊,帶上幾人前往東郡了。”我拱手出了書房。

縱然不舍,我知道這是戰亂時期的無奈之處,翌日,便告別了婉兒和不過半歲大的兩名子女,帶上閻柔的夜鷹第五小隊趕往了東郡。曹家的北方大營設在了濮陽,大營之外雜草叢生,沒有人敢在曹家和袁家邊界相交的地方種地過活。不遠的黃河因為雨季剛剛過去,水位還沒有顯著下降,奔湧的向東方流去。

不久前七月的那一場暴雨讓白馬一帶的黃河決了堤,為此曹家和袁家有數十萬百姓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隻得舉家向相對穩定的南方逃去。不過這些已經不是曹家的北方守將夏侯淵所關心的了,他所須做到的,就是不斷派出部隊,把那些無主土地上的糧食強收回來,以作為今年的軍糧,從去年開始曹家便四麵受敵,境內的收成極差,夏侯淵一直珍惜著每一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