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終得雋義(2)(1 / 2)

早料到張頜一定會對此想不通,也難怪,如果他能想通這點的話,也就不會造成今天這種局麵。我點醒他道:“雋義,難道你沒發現?袁紹是在怕你,你在袁軍中底層兵士中的威望,已經隱隱到了他袁紹控製不了的地步。你私通諸葛,斬殺同僚的罪名,袁紹當然知道那是假的,但他卻一定要假戲真做,以這個為借口,把你這個快脫出他控製的人趕出他的袁家。”

張頜呆呆的愣住了,他千想萬想也想不到袁紹之所以將他趕走,竟是因為自己太有威望了。文醜在名義上是軍方的第一號人物,但他的號召力僅僅限於在限於中層以上軍官,在底層士兵裏,或許還真的更買張頜的帳一些。

我又補充道:“昔年顏良還在的時候,雖然也在袁軍中很有威望,但卻不足以動搖袁家的根本,袁家的士兵們並不會因為顏良一句話而叛變,但現在張頜你就不一樣了。袁紹現在在內心中對你在袁家的影象充滿了恐懼,如果我猜得不錯的話,袁紹一定在你離開前表示出了不希望你與袁家為敵的信號了吧?”

張頜半天沒有說話,現在想來情況的確像諸葛亮所分析的那樣,當他離開袁家的消息傳遍袁軍的時候,對袁家現在僅剩的九萬軍隊的士氣又是一個嚴重的打擊,或許有很多他親自帶過的部隊索性直接會叛離袁家,在整個河北尋找他吧。想到這裏,張頜不禁盯住了我一直堅持伸出的手,警惕的道:“我不會幫助諸葛家對付袁家的。”

我知道張頜對效力十餘年的袁家還有一定的感情,畢竟袁熙還在那裏,這時不能勉強張頜,否則隻會起到相反的效果。於是我微笑道:“雋義,諸葛家絕對不會讓你去做為難的事情,諸葛家需要你的幫助。”

當我再次說出需要張頜幫助的時候,張頜也得到了我的承諾,不再猶豫,終於下馬拜道:“頜願效犬馬之勞。”雖然麵對張頜這位天榜高手的參拜,我還是有些心虛,但我是諸葛家的二公子,的確也當得這一拜,不過在張頜拜完後,我用最快速度將張頜摻起,雙手緊握著張頜的肩膀道:“雋義,諸葛家歡迎你的加盟。”

張頜也是張開雙臂,與我兄弟般的相擁,不過他加入諸葛家的第一句話竟是:“子龍在哪裏?”

張頜和趙雲之間倒真是兄弟情深呀,我微微一笑,現在趙雲應該已經帶著兩萬諸葛大軍攻打陽平城了,不過對張頜我隻說了四個字:“他在陽平。”

對聰明人說話就是省心,張頜能成為袁家的軍方支柱之一,被我一點很快就明白了我的意思,先是喃喃的自語道:“子龍在攻打陽平?在現在這個時候,如果有一萬兵馬的話,就足以擊敗士氣低落到極點的袁家守軍了。”很快張頜便猛地抬起頭,疑惑的道:“難道隻憑著那三千趙家子弟兵嗎?”

我哈哈一笑,拍了拍張頜的肩膀道:“雋義,你或許在軍事上很有一手,但你想過沒有,袁家控製的人口不過為諸葛家的八成,諸葛家的軍隊規模為什麼一直都小心的控製在袁家的六成左右?因為諸葛家一直要保持著繼續發展經濟農業的潛力,但如今如果諸葛家若是決意放棄未來兩年的繼續發展的話,在一個月內組織起一支五六萬人的軍隊來支援北線還是不成為題的。”

張頜怔怔的愣住了。五六萬人!這支軍隊在現在這種亂世,無論在哪家諸侯都是一股很強力的支援,同樣也是一股很強大的敵人,現在諸葛家發狠新招募了至少五萬的軍隊,此消彼長下,袁家恐怕末日已經來臨了。不過張頜已經和袁家沒有半點關係了,現在張頜是諸葛家的新近武將,隻會為諸葛家的這一著棋叫絕。

其實對於諸葛家放棄了未來兩年的發展來拔苗助長般的強行招募了五萬五千人,我感到很是心痛,不是為諸葛家付給這五萬餘新兵每月三百錢的月俸(上等兵的月俸為四百錢,也就是四貫,這些兵是臨時招募的,既不屬於義務兵,也不屬於上等兵),而是因為即便是對戰爭準備最為充分的諸葛家,也免不了開始額外募兵,犧牲未來的發展了。

想起在史實上的三國時代,百年間天下人口十去其九,從兩千多萬戰到最後竟隻剩不足三百萬。如今我處的這個時代,由於在九大勢力(包括公孫瓚)的格局形成後,曾有過六七年的和平發展,三年前人口較之黃巾之亂前雖下降了兩成,但好歹還有兩千萬之巨,但僅僅三年,八大勢力戰死者便足有五十餘萬,更不要說那些無法生活下去的貧民百姓了。現在諸葛家保持了十餘年的發展勢頭也開始出現了停滯,我不禁感到痛苦,難道等諸葛家或是哪家一統天下時,天下人口仍要十去其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