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靜心之巔(下)(1 / 2)

沮授嘿嘿笑了一下,道:“天下間普通士子或許不讀這些,可但凡名儒,焉有不知之理?授成名近二十載,當然是清楚的。王莽的變法分為政治、經濟、社會三方麵。別的不說,且說王莽對商人的態度便是憎惡的,當年其變法時,下過兩道旨意,一是在長安和五都之處設立五均官,平抑物價,防止商人囤積居奇;二是將鹽、鐵、酒、賒貸、鑄錢、名山大澤收歸國營,防止豪門富賈操縱。這點上和孔明你可是截然不同的,在政治上王莽的看法與孔明分歧更甚,以王莽的剛愎自用,容不得他人有半點異議,隻怕這就是他所謂的道不同吧。”

我神色凝重地點點頭,或許曾有一刹那間,我想過與靜心小築合作,但我自己又堅決地否定了,因為王莽新政的每一條我都是十分清楚,深知其中有一些是非常積極的,但也有很多是消極落後的,王莽並不能容忍他人來改動他的新政。

見我不言語,沮授歎了口氣,有些小心翼翼的道:“孔明,有句話你可能不愛聽,但授既然身為你的幕僚,就必須說出來,其實你放任張家、蘇家、薑家、陶家這麼發展下去,控製了經濟,早晚是個隱患,王莽的新政在有些方麵未嚐不是好事。”

我的嘴角扯動了一下,道:“公與,這些我自然明白,隻是現在大哥的勢力強大,我雖可以停止擴張勢力,收斂一些,但財源卻不能斷。不過等大事一了,自然會讓那四家收斂的,軍隊在手,還怕那四家反了不成?”

沮授點點頭道:“孔明心裏明白就好。”我走出房門,仰望著星空,自言自語道:“鳳三從二十年前就開始培養高手,隻怕王莽重入凡世大展宏圖之心早就存在,現在他突然出現,隻怕靜心小築內部能夠牽製他的人已經逝去,讓王莽媳婦熬成婆,成了靜心小築輩分最尊的人物,可以任意行動了吧。哎……但願這兩年靜心小築不要再有什麼大的動作……”

翌日清晨,我便匆匆趕到了唐王府,還是那個秦媚領我進了內院。即便剛到卯時,窗柱廊院都已打掃得一塵不染,估摸著那些低等雜役天不亮就要起來打掃,我心下不禁暗暗稱奇,想不到那個看起來和我一般年級的黃門總管衛寧在管理方麵還真有兩把刷子,不知他是父王從哪找來的。

轉過一個回廊,便看到父王在書房外的庭院正在打著一套拳,身邊的秦媚輕聲道:“主子,二公子說有要事求見您,奴才便沒有通報,直接帶進來了。”

似乎父王的心情還不錯,停了勢笑道:“孔明是孤的兒子,想見見自然隨時可見,哪還有兒子見老子還要通報的理?以後也不用通報,秦媚,你先下去吧。”秦媚聽了立刻哈著腰,躬身退了出去。

我把搭在旁邊架子上的一塊手巾遞過去,給父王擦汗,嘴上道:“父王,練拳怎麼不到西院練功場去練呀?在這裏練也沒多大地方,倒騰不開手腳。”

父王單手拿著手巾在額上抹了一把道:“如今年紀大了,身子不比往年了,剛剛打了幾套拳法就見汗,哪裏還需要多大地方?”

“父王可不能說這種話,父王今年才不過五十,身子健朗著呢,定能長命百歲!”我慌忙說道,我來到三國時代,從三歲長到現在,也有了二十年,加之諸葛家在這二十年裏是從逆境中成長起來的,打下諸葛家一片天讓諸葛家在亂世中站住腳的正是父王和師父這些人,我和大哥所做的,多隻是錦上添花,直到三年前,天下共討開始後,我和大哥三弟才開始為諸葛家進行真正的征戰,因此我對父王的感情除了父子之情外,還有了一層深深的敬佩。

父王擺擺手道:“嗬嗬,孔明不用在這裏淨撿好話說,人的壽命是有限的,你爹讀了大半輩子書,當然明白這個道理。能夠百歲自然是好,不過古語有雲,人生六十古來稀,你爹也不奢求,武功也連到了地榜,比普通人強些,來個武者七十古來稀,再活二十年就夠本了。”

父王在辦事時一向很是理智,所以能夠帶領諸葛家走到今天,如今他這番論調也是顯得非常地明智,不似那個秦始皇一味的尋求長生之道,弄得舉國動蕩。父王已是將手巾攥在手中,邊走邊說道:“孔明,你有事要奏,就先回書房說吧。”

我忙落後父王半個身子,跟在後麵朝東書房的屋門走去,聽得父王又道:“都說練武者長壽,過百歲而飛升,其實那也隻是少數,雖說大部分人強身健體後,都能多活個十歲八歲,但就算強如天榜,疾病找到了頭上,也是一命嗚呼了了事。就說咱們諸葛家把龍極功練到化境的第四代家主諸葛霸他老人家,天榜甲級呀,在九十一歲的時候,一個小小的發熱,還不是歸天了?”說話間,父王的口氣已是不勝唏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