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前期考量(1 / 2)

未慮勝,先慮敗。f先生未慮敗,先慮勝。當寫到這一章時,他開始考慮出版社的選擇問題了。

關於出版社的考慮:

離家近。與出版公司進行溝通方便,便於解決相關問題。

心態好。這樣一份書稿,估計多數編輯會不認同,這需要出版社有開放的心態。

規模大。最好還能把圖書翻譯成多語言版本在外國出版。

在中國出版一本書並不容易,所以前期f先生才有那麼多的擔心。書商僅僅負責策劃選題、編輯的加工處理、印製、宣傳以及某一些渠道的發行。雖然這構成了一本書生產的大部分流程。但是最重要的書號需要從出版社那裏才能拿到。所以直接選擇出版社會更方便,出版社的流程也會更加規範。

中國500多個出版社到底選擇哪一家?選擇哪一家會接受他的書?

人民文學出版社、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等這類一聽名字就想起巨著的出版社不用想,沒可能。嚴肅的風格不可能接受我。f先生需要找尋一些出版過多本暢銷書的出版社。

經過篩選,有了這幾個選項:中信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重慶出版社、浙江聯合出版集團,7家出版機構。這些出版機構會相對更加開放更加包容的方式去對待怪異的作品。f先生決定每一個出版社都聯係一位編輯,試圖說服他們。當然他最希望說服的是江蘇文藝出版社,因為此出版社出版過烏青的神作《天上的白雲真白啊》。如此狗屁不通的書籍都能出版,f先生的書沒理由不能成功。

他是個小人物,但是不能表現太低下,一定要讓對方覺得是平等的。不能用小孩兒的心態談,與編輯的談話,可能類似一場商業談判。

f先生要尋找什麼樣的編輯?負責經濟或者文學的編輯,最好30歲左右。

既然是一次談判,要怎樣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誘之以利。

“一個人要有好創意才能開創事業,一家企業要有很多創意才能發展壯大。那麼,創意來了,這本書能助貴出版社火一把。你會認為我這本書很爛,但你應該不會否認,書的形式內容別具一格。這本書再爛也不要緊,這隻是拋磚引玉,以後不愁沒精品。出版我這本書有兩點好處。

你能獲得收益,還不少。是你首先發現了這本書,挖掘了這本書,那麼你已經有了一個賺錢的機會。在我看來,書裏的事還是可以用用的,那些商標域名,都歸你了,出版前注冊一下,隻要以後有從事這個項目的公司,就會來找你購買,倒手就是錢,你可以小賺一筆。再說了,你提前知道了這件事,把項目策劃書偷偷賣給互聯網公司豈不更好,以你的人脈,約見幾個互聯網公司高管還不是輕輕鬆鬆,私下裏跟他們見見,他們會感謝你給他們一個月的時間,還能不表示表示?你就能夠再賺一筆。這可能有點兒不符合職業規定,所以才叫偷偷嘛!

除了對你財富上有好處,對你事業上也有好處。你操作這本書,必能變為暢銷書引起轟動。到時,你就是出版界的紅人,是相出千裏馬的伯樂,升職加薪都沒問題!還有,你本人負責的書火了,那些鬱鬱不得誌的小作者,創業者都想通過你這條渠道出版作品,什麼任務量績效考核,統統不用擔心,有人巴不得往你這送。你可以向出版社會提議,策劃有關商業文書的書目,這樣您就是不二人選。你可以自由發揮,比如:出版創業項目策劃書、大公司的活動策劃書、創始人的手稿、甚至是國內外知名企業ceo的戰略等等,把這方麵做到極致,成為以後年輕人學習的範本。辦好這事兒,配合媒體運作一下,你就名揚海內外,天下無人不識君。

這麼好的機會幹嘛不要呢?幹嘛拒絕,讓給別人呢?要是這本書被其他編輯出版,那你得不到任何好處反而會很被動,別人都會認為你錯失良機,笑話你。

人,這一生能有幾次機會改變命運?這些機會裏,能抓住幾次?抓住了,命運會走向何處?現在就有機會,一個安全高效,隻要付出些精力運作一番,就能名利雙收穩賺不賠。機不可失,失不再來。先生你,難道不動心?”

在闡述的時候,要注意語氣停頓,神態還有對方反應。如果編輯覺得書裏的項目不靠譜怎麼辦?

“沒有什麼靠譜不靠譜。沒做成之前都不靠譜,在我看來這比共享經濟靠譜多了,那些不能盈利的項目都能辦起來,為什麼大智彙不能辦起來?我的這個項目明顯能帶來收益,可以類比豬八戒網,不過我的這個項目比豬八戒的用戶更多,覆蓋所有人。這是一個誘惑,一座未被開采的金礦,有能力者居之,我不是這塊料,隻是通過這個項目賺點小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