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摳門老板(1 / 1)

人類的起源,科學家已經得到證實,而人類分為三六九等,卻是在人類發展過程當中形成的。現代社會,這樣的等級劃分也是越來越嚴重。什麼樣的層次結交什麼樣的人,那也是有一些隱性規則的。在誌方行裏,我雖然僅僅是一個小小的打工者,但我可以接觸到的人比起我在首飾行業當中要多。而且我接觸到的都是生意人。這些人,有的是很成功的,有的則顯得很普通,正在通往成功的路上摸滾帶爬。我不禁會問自己,為什麼同樣是人,同樣都擁有二十四小時,卻會造成這樣的差別呢?也許,這就是機遇的不同罷,一個人先天條件好,就會比先天條件不好的人有優勢,例如,讓比爾·蓋茨去耕地,他就未必可以比得過耕了數十年的老農夫,術業有專攻是老祖宗早就說過的。有的人,天生就是做生意的好苗子,他們隻不過往對的方向走,故此獲得成功的機會就大,而有的人,根本就不適合做生意,然而他們硬往生意圈子裏擠,結果呢?若是可以碰上好時機,還可以擠出屬於他的一條路來,但若是時運不濟的話,結果可想而知。他不是主動退出,就是被迫離開生意場。身為資深業務員的路中文,對於每一個進入到檔口的顧客都會有一個分析,那些熟悉的麵孔,他一看就知道是熟客當中的大客還是小客。大客指的是一次性訂貨是每一個款式以百為單位的。若是碰上豪爽一些的,一次性很可能會訂上萬件衣服。至於小客,就是那一些拿貨以一件兩件拿,一次最多隻拿二三十件的,這樣的客人拿貨量少,但是若他們常常光顧誌方行,還是可以積少成多的,隻是那樣得經過很多次的積累才及得上從大客身上賺取的利潤。麵對這兩種顧客,業務們的態度自然是不同的,大客可以為誌方行帶來大的營業額,帶給業務們好的業績,故此,業務對待大客都非常熱情。至於小客,雖然並沒有流露出不做生意的態度,然而比起對待大客來那是差得太多了。想想,這也是人之常情,當一個人對自己有利益的時候,自己自然會對那一個人好一些,若是沒有,那就不會有相同的表現。更何況這是在生意場,但凡是做生意的人,都是將利潤看成是第二生命,如果沒有利潤,那麼生意就做不成。生意場子鋪大了,每日的花銷也會很大,小數若不算得清清楚楚,日積月累之下,將會流失掉很多的利潤。所以誌方行的老板在誌方行裏麵立下一個規矩,但凡顧客埋單的時候,零頭都是要算得一清二楚的。成佳靈作為老板的二女兒,完全貫徹其父親的思想,計數都是計到角位的,發工資的時候,她多給員工五毛錢,都要讓員工找回給她。這樣的作風,讓我們這些新來的員工有些受不了,私底下議論,老板是不是太過於摳門了?但我想了又想,這或者就是老板可以盤活誌方行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