並且,老板要考慮的事情實在是太多了,隻有全盤都把握住,那才可以定出正確的後續方針,才可以引導自己的那盤生意往正途上走,而不是越走越難走,到後來隻有破產這一個最終結果。進行誌方行那麼久,我就感覺到這誌方行的情況有些糟糕,因為廠家來貨的單上動不動就是檔口欠其數十萬的巨額數字,而且檔口賣出去的貨物也不會全部都收得回資金的,被顧客欠的數也不少。這樣算一算數,檔口的淨資產少得可憐,現在基本上是在負債經營。對於一個服裝檔口來說,貨源是很重要的,其次就是客源,兩頭的關係搞好了,生意的運轉就會正常。現在這個社會是很現實的,利益至上,而利益的最具體表現就是錢。當手中沒有錢的時候,想要從貨源的賣主那裏得到好貨、足夠的貨根本就不太可能,而當沒有這兩個前提條件,想要滿足下麵的買家,那也是有些困難的。沒有好貨,沒有充足的貨,那就相當於白白失去賺錢的機會,而下麵買家的要求不能夠滿足,也是少了從他們手裏賺錢的機會。這樣不斷循環下去,結果可想而知。我感覺到誌方行正處於風雨飄搖的時間段,若是掌舵者不能夠掌握好發展發向以及通往這個方向的新舉措,別說讓誌方行扭虧為盈,就算是想要讓誌方行保持目前的狀態繼續運營下去也是一個大問題。我的心中就有這樣的一些想法,我也聽到顧華勢在某次與路中文聊天的時候談起這一個話題,兩人都是帶著無奈的樣子說,誌方行看起來是很大,生意目前來說還可以,但其內部已經有一個大窟窿,怎麼將這一個大窟窿補上,那可是一個天大的難題。連在誌方行工作了十四年的路中文都有些頭疼目前誌方行的情況,他向我說過,以前誌方行在碰上行情好的時候,一年就連續擴張到十個檔口,最高峰的時候,誌方行裏麵有五十個員工,每天的生意紅火得不得了,就像是不斷在買家的口袋當中搬錢出來一樣。那一個時期也是屬於服裝行業的黃金時期,但此壯行開始走下坡路,誌方行也因此受到影響,本來擴展出去的檔口就不斷地收縮回來,到最後隻剩下總店這一個檔口而已,員工也僅剩下十個人。當聽到誌方行的輝煌過去時,我心生向往,如果當年我就在這樣的一個睡衣檔口裏麵工作的話,那一定可以學習到很多的商業知識,使得自己進步得很快。現在的話,生意淡了那麼多,來誌方行裏麵拿貨的除了原先的幾個大熟客之外,其餘的都是一些散客,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想要多學一些老業務與顧客交流的方法也是不可能的。但至少我還有機會,在誌方行裏麵工作,路中文和顧華勢還是學習的好對象,我不會放棄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