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籍雙非戶口,指父母非港城人卻在港城出生的孩子,享受那邊的福利待遇,接受國際化教育,母語粵語,國語英語。
薑妤現在還是汕城人。
可在座的這些,估計就都已經不是汕城人了。
五男一女六個人,全部盯著薑妤看,不認識她的就直接搖頭,對她有點印象的就仔細想了一下。
最終,還是季琛話,“是不是薑定康的女兒?”
“對。”顧青言點頭,“你怎麼猜出來的?”
“看著像。”
顧青言看了薑妤一眼,“不像吧,我覺得她跟她父母都不像啊。”
季琛:“跟她哥比較像。”
薑妤愣了一下,問季琛,“你認識我哥嗎?”
“認識啊,時候住在一條街的,怎麼會不認識?還一起玩過彈珠跟炮仗呢,記得有一次,你哥還把一個女孩的包包給炸破了,當時你也在場的啊,就是比較。”季琛指著薑妤。
薑妤想了下,實在想不起來,便看向了顧青言。
顧青言:“他是我表哥季琛啊,就是以前家那裏路口的那家飯店,門口老停著很多車的,還記得嗎?我舅媽,頭發燙得卷卷的那個。”
薑妤還是想不起來,可能那時候太了,記憶太模糊了,“那家店我記得,不過你我就忘了。”
這個‘你’字,指季琛。
季琛皺起眉,“怎麼會不記得呢?我對你印象很深刻啊,時候你不是老在青言家寫作業麼?那時候頭發好像這麼長。”
季琛比了個短頭發的動作,大概到耳際,“是個妹妹頭是吧?還胖嘟嘟的,對嗎?”
“……對。”雖然覺得這個記憶不怎麼愉快,但薑妤還是點了點頭,因為這確實是她時候的樣子。
不過聽他到時候的事情,就覺得這人還蠻親切的,頓時就沒那麼拘束了。
季琛喝了口紅酒,一條長手搭在椅背上,顯得整個人懶洋洋的,“我就嘛,看著可眼熟了。”
其實在座的人,時候都一起玩過的,隻是大家都沒什麼印象了,隻有顧青言跟季琛記得她。
她跟顧青言能重新遇見,也是一個月前,在清古寺遇見的。
媽媽打電話來,讓她去清古寺祈福,而顧青言陪她未來婆婆在那裏聽訟吃齋,顧青言在禪室裏,聽見她在門口跟朋友討論古寺的風貌,覺得她聲音很熟悉,就出來看看,結果,兩人就相遇了。
顧青言剛剛回國,沒什麼朋友,在父母的介紹下與一個陌生男子以結婚為目的開始拍拖,有許多感情上的困擾及甜蜜想找個人分享,於是,兩人剛剛相遇,顧青言就迫不及待要加她微信,之後每都聯係她,漸漸的,兩人就熱絡了起來。
不過一般都是顧青言找她,薑妤其實很忙,沒什麼時間社交。
幾乎每個周六日顧青言都要約她,還熱情的要介紹自己的男朋友給薑妤認識,但薑妤每次都婉拒了,可婉拒得多了,顧青言就親自來找她,次數多了,薑妤也不好意思,就偶爾和她見見麵。
今晚的見麵,也是因為招架不住顧青言的熱情才答應過來聚聚的。
但能見到幾個兒時的夥伴,薑妤還是挺開心的,盡管大部分人都不記得她了。
至於顧衍……
薑妤轉頭衝他望去,他正在看手機,側臉對著她,好像沒留意到這邊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