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豬場的收入定然也低不了,當然這也是在養豬場成功將小豬仔們養大的情況下。而陳諾也為了養豬場的安全,已經從甄心的家裏麵搬了出來,讓兩個村出來的壯勞力們,在養豬場選址的地方先給他搭出來一個小棚子,陳諾每天晚上就在那裏睡,看著工地的一點一點進展,和工地的安全性,這也讓陳諾在兩個村裏得到了很多的好名聲,這個養豬辦主任陳諾是個好同誌,為了豬場能夠更加安全順利的完成,寧可在地裏麵喂蚊子,也要看著,今後肯定是一個辦實事的好同誌。
而半個月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養豬場終於建成,而從村民們手裏收購的豬仔,也被拉了過來,進了他們的新家。
養豬倉修的很大氣,很結實,畢竟是自己村子裏麵的工程,那就是個蓋自己家一樣,村裏麵這些棒小夥子可是下了十分的力氣,而且養豬場裏麵也正規,沒三頭豬就有一個自己的小地方,每天都會有人打理尾聲,而豬圈上方有水管噴頭,下麵有排水溝,噴頭裏麵噴出來的水,是負責給豬洗澡和衝刷豬圈的,而排水溝直接連通著化糞池。
化糞池是陳諾讓一大群小夥子花了一下午的時間挖好的,又大又深,以後這裏就是儲存豬的糞便的地方,當然作用還是最後還給村民的土地當中,當充肥料。
這一係列的設計,當然都歸功於甄心和趙雅的功勞,兩名農學專業的大學生,終於在養豬場的項目上麵,發揮了她們兩個人最應該發揮的作用,什麼水循環,飼料循環這些,別說陳諾了,就連那些養豬小能手們都聽不懂,但是按照趙雅和甄心的設計打造出來之後,誰都拍這巴掌說著“好,真好啊。”而這些設計,也就隻有這種集體的養豬場裏麵可以利用,個人家的養豬用上也根本支撐不了。
……
今天,是龍門村和桐子村合辦的養豬場落成的大喜日子,看著眼前養豬場的牌匾,陳諾都不禁感慨。
“聯合養豬場。”陳諾一字一頓的讀了出來,這個名字可也是經過了龍門村和桐子村的一番爭鬥,正因為有個250村委提出了龍門養豬場這個名字,桐子村立即就不幹了,都是兩個村子合辦的,你叫龍門,我們還想叫桐子養豬場呢,結果還有人建議叫龍桐養豬場,這名字也太奇怪了,聽著像是籠統養豬場,不太吉利,後來就越鬧越大,導致陳諾第一次在村委們麵前發火,讓趙雅和甄心都給看愣了。
“以後養豬場的事情,又我們養豬辦商議,雖然是兩個村合辦的,但是養豬場要獨立於村委之外,不能再有這種爭端發生。”
這是陳諾大怒之下給兩個村子的村委的答複,很霸氣,也很硬氣,兩個村的村委愣是沒有出演反對,而經過陳諾和留個養豬辦成員商議,不如就叫“聯合養豬場”,省了那麼多煩心事,本身養豬場新弄好,一大堆事都是靠著他們七個人幹呢,也就是那些沒什麼事幹,閑的夠嗆的村委們才會因為這麼一點小事兒吵起來。
記過,聯合養豬場順利掛牌成功了,趁著客人還沒到,陳諾在牌子下麵,好好的欣賞欣賞自己今後奮鬥的地方。
不一會,各村領導,就連好久沒有露麵的李鄉長都來了,這是全鄉第一家聯合開辦的養豬場,作為擺了李鄉長一道的陳諾和甄心、趙雅,就算是不願意看到李鄉長,那麼也要大力邀請,畢竟李鄉長來了,也會讓養豬場,和龍門村、桐子村更加的有麵子。
李鄉長還是掛著那張無害的笑臉,陳諾也不知道這個小字時隔一個月之後,見到自己到底是個什麼想法,不過陳諾無所謂,這個李鄉長如果以後還總是找麻煩,那自己就隻好想辦法趁著夜色摸到這小子的家中,給這位李鄉長弄成殘疾人,上麵肯定是不會允許人家一個傷病患者再幹鄉長的。而這種事情對於陳諾來說,太過簡單了。
不過李鄉長很是親切,眾人在門口剪彩的時候,還在笑著謙讓著,想讓陳諾站在最中間,自己在最中間有點越俎代庖的嫌疑,當然陳諾不會這麼幹的,這點麵子還是要給李鄉長的。
眾人在一片叫好聲中,剪短了紅色的緞帶,聯合養豬場的大門打開,所有人的進入到了裏麵。
而陳諾作為養豬辦的主任,現在也要充當導遊的絕對,帶著所有人參觀養豬場,不停的講解設備和新的養殖理念,這些詞當然都是甄心和趙雅給陳諾編出來的,陳諾在幾天前可是背了老半天,才通過二人的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