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府前院為迎春細雨樓,主要存儲藥材和行醫看病。後院又分五個庭院,各有房屋數十,正中庭院是會客和家主所居之處,東院前院為老主母木習氏習芸所居住,為了方便木玉晴照顧老主母,木玉楓便叫木玉晴母子住進了東院前院,東院後院為客房及管家仆役等居住,西院是木家其他兄弟姐妹所居之地,北院為木家晚輩成年後的居所。
住進了木府之後,天薦便托路過溫烏的商人叔叔,轉告那裏租房的東家,暫時不回去了,先把那處房屋租出去,等我們回去了再租。那商人叔叔對這麼懂事的孩子非常喜歡,又隻是順路而為,便在路過溫烏的時候幫忙轉告了一聲。
木玉晴白天照顧母親,晚上便從家族中拿了些醫學典籍消磨時光,本就從小耳渲目染,經過多年行醫的經驗,再坐下來看書的時候又多了很多感悟。
天薦自從住進了木府,看見母親照顧外祖母雖然也很累,但是沒有了危險,不愁吃穿,臉上也多了幾分笑容,便感覺很滿足了。因為母親要照顧外祖母,所以都是跟外祖母一起在正房睡的。
天薦便獨自一個人住在廂房。白天自己在房裏玩耍,從不敢出門,怕衝撞了別人。本就是寄人籬下,所以不敢有絲毫的唐突。晚上都會偷偷的跑到外祖母這邊,陪著母親看書,有時木玉晴也會教天薦識字和學習一些人體髒器、經脈、穴位、骨骼等醫理知識。
天薦很聰明,很多東西一學就會,有時竟可以舉一反三,一些奇思妙想也是驚人。
一日,木玉楓來看望老主母,隨便告訴木玉晴,給孩子準備一下,學堂那邊已經辦理妥當,天薦下個月就可以去讀書,讀書期間是要住在學堂的,費用方麵也已經支付好了。木玉晴趕忙謝過!
木玉晴趁晚上時間,給孩子做了幾身衣服,納了幾雙鞋,作為上學時換洗之物。天薦心疼母親,叫母親少做點,自己穿不了那麼多。也盡量陪在母親身邊,幫母親一起照顧外祖母。
到了上學堂的日子,木玉晴跟木玉楓說了一聲,便去送了天薦上學堂,安頓好了天薦,在學堂外看了好久,才轉身離去。
天薦在學堂上學的日子裏,雖然讀書和吃住的費用舅父已經交過了,但是怕外祖母百年之後,母親和自己又要過上以前的生活,就在學堂找了份打掃院子的工作,賺點錢。好在學堂不大,中間是景苑,其間有假山、涼亭。四周是五座四層小樓,為學習、用餐和居住之所。天薦每天天沒亮就起身打掃院子,然後讀書,溫習功課。
上學期間有不少富家子弟欺負貧民孩子,但都很少找天薦的麻煩,似乎知道天薦的母親是醫館的,以後少不了行醫問藥之事。
天薦隔壁班有個小女孩,叫星月。常被富家子弟纏著不放,十來歲的孩子,也不懂什麼男女之事,單純的就隻是看著喜歡。本班孩子都說這女孩很漂亮,可以比得上自己班的第一美女了。天薦覺得第一美女也沒什麼,看著倒是賞心悅目,其他的並不覺得有什麼比別人高人一等,也就是家裏有個富商的父親吧!
一日早起打掃完庭院,洗漱完畢,天薦就準備帶著《道書》去景苑小亭研讀,說來也奇怪,大多數的書,天薦一看就懂,也能過目不忘,難一點的,多看幾遍,也基本就能通曉了。隻是這《道書》卻是看了不下幾十遍,總是突然懂了,又突然不懂了,似乎有什麼抓不住,玄之又玄。《道書》倒也不長,隻不過區區五千字,卻是字字珠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