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校園行”中國傳媒大學站活動側記
人民日報記者趙婀娜
“作為老師,我想說,請你們關注人民日報,因為那裏有很多你們從書本上學不到的知識;作為朋友,我想說,請你們關注人民日報,因為那裏忠實地記錄著中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偉大進程。”12月30日,人民日報社副社長、中國傳媒大學博士生導師何崇元的親切致辭,拉開了“人民日報校園行”第二站——中國傳媒大學站活動的序幕,也拉近了中國傳媒大學莘莘學子與《人民日報》、“人民日報人”心與心的距離。
闡釋責任、傳遞真誠。傳媒大學的學子們,從何崇元的致辭中,感受到身為未來新聞人的責任、幸運與驕傲,更感受到一位新聞前輩的謙遜與真誠。
“今天的人民日報將朝著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和傳播能力,構建輿論引導新格局和現代傳播體係的方向努力。人民日報作為黨中央機關報,創刊已有61年。一張有著深厚曆史的報紙,如何實現上述目標,是每一個黨報工作者,以及致力於從事黨報事業的人們所必須思考的問題。社會的發展和國家的進步,讓信息傳播和輿論格局呈現出前所未有的變化。具有輝煌曆史的人民日報正以實際行動,努力地跟上這個時代。我們希望我們的努力能夠讓你們感受到,也能夠得到你們的認同。”何崇元在致辭中說。
解疑釋惑、深入淺出。傳媒大學的學子們,從人民日報社總編室主任謝國明的演講中,重新認識了一份與印象中有大不同的《人民日報》,感受了中共中央機關報的大氣、朝氣和銳氣,更驚歎於每一個重大曆史事件和曆史時刻背後,黨報新聞人的智慧與敏銳。
“人民日報是中國社會的風向標、是中國社會的瞭望哨、是中國輿論的定盤星。”國慶特刊的版麵布局、頭版頭條“我國經濟出現企穩回暖跡象”的出爐始末,“五問中國教育”的深刻影響,一個個引人入勝的新聞案例,深入淺出地闡釋出人民日報直麵熱點難點,不失語、不亂語,人民日報的編輯記者站在天安門城樓上看問題、到田間地頭找感受,想中央之所想,願百姓之所願的意識和能力。
回應熱點、分享榮耀。人民日報社評論部主任盧新寧的演講讓中國傳媒大學的學子們改變了對人民日報評論嚴肅刻板的老印象,感受到當代黨報新聞評論人“把體現黨的主張和反映人民心聲統一起來,把堅持正確導向和通達社情民意統一起來”所做的不懈努力。
《一個中國公民致哥本哈根的信》《政府如何應對“麥克風時代”》《拆除衝突遷出和諧》……一篇篇被多家兄弟媒體轉載,引起社會與公眾強烈反響的評論,讓現場未來的新聞人深深感到,人民日報已經並正在通過自己的獨特定位所具有的權威性,促進政府和群眾的意見溝通,增強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實實在在、踏踏實實地在承擔著引領社會風尚的“風向標”的角色。
“請問環球時報的定位和國際先驅導報有什麼差異”,“請問您在選稿的時候,怎樣平衡稿件的新聞性和宣傳性”,“網絡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新媒體的發展潛力被看好,報紙作為傳統媒體,突出的優勢在哪裏”,“如何更好地提升自己看國際新聞的水平”……未來的新聞人提出了精彩問題。
“環球時報,報道國際新聞,報道中國人對國際新聞的感受,報道世界是怎樣看中國的,增加中外之間的溝通。”“要把視頻作為人民網的一個發展重點。”“由於媒體的變局,傳統報紙逐漸出現下滑的趨勢,但是這並不意味著它沒有出路。我們要強化自身的優勢。”“人民日報的國際新聞首先來自於我們對國際形勢的判斷,我想人民日報的權威性一定程度上就是體現在這種權威的判斷方麵。”人民日報社新聞協調部主任曹煥榮、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京華時報社長兼總編輯吳海民、人民日報社國際部高級編輯吳綺敏等回答了學子們的提問。
中國傳媒大學黨委書記李培元有感而發,“中國傳媒大學和人民日報承擔著共同的曆史責任,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讓我們不斷地推動雙方合作與交流向更寬、更深的領域發展,攜手共創中國傳媒事業美好的未來。”中國傳媒大學2009級電視編輯專業學生王超說,“這次的活動讓我改變了對人民日報的印象,讓我深入地了解了這份報紙,也為即將成為一名新聞人而驕傲。”
傳媒大學內的翠柏,見證了今天中國新聞人與中國未來新聞人的約定——為了中國新聞事業走向世界,“在路上,我們共同努力。”
〔原載《人民日報》2009年12月31日第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