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詩運動”的興起並非始於曾國藩,但他極力呼籲,使推崇宋詩尤其是黃庭堅詩的風氣更盛極一時。這一派中較著名的詩人還有何紹基、鄭珍、莫友芝等。他們的詩論,既重視正統道德的修養,又強調自我獨立品格的表現,以此求得“不俗”的詩風。他們希望在詩中顯示一種基於正統倫理而又卓然自立、不隨低俗俯仰的人生姿態,這確實很符合以曾國藩為代表的一部分士大夫的心理。宋詩派在清末民初演化為“同光體”。

同光體

所謂“同光體”是指“同治、光緒以來不墨守盛唐者”,實際上這派主要是學宋人,其活動年代也主要在光緒中期以後,影響一直延續到“五四”前後。其中又分為以陳衍、鄭孝胥為代表的閩派,以沈曾植為代表的浙派,以陳三立為代表的贛派,其中陳三立的成就最為突出。陳三立是光緒年間進士,官吏部主事。陳三立堪稱中國古典詩歌傳統中最後一位重要的詩人,他的創作也表明在一定範圍內古典詩歌形式仍有活力。

湘鄉派

清後期的散文,主要分為兩大流派,一是由曾國藩所領導的師承“桐城派”的“湘鄉派”,一是由梁啟超所提倡的“新文體”。曾國藩作為洋務派的領袖,他力圖通過發揚儒教義理來為清王朝重建穩定的秩序,倡導宋詩和桐城派古文。此外,曾國藩也一再對姚鼐表示推崇。他重視文章在政事上的實用性以及古文的文藝性質。他主張“古文之道與駢體相通”,在自己的文章中也經常兼用駢偶句法。他本人的創作,被梁啟超讚為“桐城派之大成”。曾國藩門下曾彙聚眾多文士,其中張裕釗、吳汝綸、薛福成、黎庶昌,世稱“曾門四弟子”,而吳汝綸更被視為桐城派最後一位宗師。

宣南詩社

宣南詩社是清代嘉慶、道光年間北京的詩人組織,經常活動於北京宣武門南,初名消寒詩社,建立於嘉慶九年。宣南詩社的主要活動內容為消寒、賞菊、憶梅、試茶、觀摩古董,為歐陽修、蘇軾、黃庭堅作生日等。宣南詩社提倡的是一種粉飾現實、消閑遣興的詩風。

晚唐詩派

晚唐詩派是一個標榜學晚唐詩的近代詩派。領袖人物為樊增祥、易順鼎。他們著重學習晚唐詩人李商隱、溫庭筠,好作豔體詩,追求對仗工巧,詞采富豔,詩風典贍華靡,工整綿麗。屬於這一派的主要詩人還有三多、李希聖、曹元忠等。三多是滿族人,他是樊增祥的弟子,與其師不同的是,他的詩多莽蒼之氣,善以滿蒙方言入詩。李希聖是光緒十八年進士,官刑部主事。詩大多為七律,專學李商隱。

詩界革命

詩界革命是指戊戌變法前後的詩歌改良運動。明清時期,詩歌呈現衰落趨勢,有識之士早已表示不滿,並力圖改變。黃遵憲首先提出了推陳出新的一整套綱領。光緒二十二年,他更直接稱自己的創作為“新派詩”。但是,黃遵憲的這些主張,一時還未能發生廣泛的影響。詩界革命的早期倡導者是夏曾佑、譚嗣同、梁啟超三人。光緒二十二年至二十三年之間,他們開始試作“新詩”。戊戌變法失敗後,梁啟超逃亡國外,主要從事文化宣傳,推進文學改良,“詩界革命”成為其中一個重要方麵。他在一些刊物上開辟專欄,發表譚嗣同、唐才常、康有為、黃遵憲、蔣智由、丘逢甲、夏曾佑等人的作品,又自撰《飲冰室詩話》,闡發理論觀點,大力表揚黃遵憲等新派詩人,詩界革命於是形成了一定的規模和聲勢。

南社

南社是辛亥革命前後著名的文學團體,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舊”之意。發起人為同盟會會員陳去病﹑高旭和柳亞子。1909年成立於蘇州虎丘張國維祠堂,活動中心在上海,社員總數1180餘人。1923年南社解體,以後又有新南社和南社湘集﹑閩集等組織。南社的影響前後延續30餘年。

新文體

在戊戌變法前夕和變法過程中,梁啟超作為當時最有影響的《時務報》的主筆,發表了大量宣傳變法的文章。變法失敗後流亡日本期間,他繼續在《清議報》和《新民叢報》上撰文,議論政事、宣傳西方學術文化。這些文章當時被人稱為“報章體”或“新文體”。“新文體”雖還屬於文言的範圍,卻和曆來的古文不同,它視野廣闊,包容了著眼於世界範圍的新事物、新思想,並大量運用新的名詞概念。從結構來說,它講究邏輯的嚴密清晰,不故作搖曳跌宕之姿。從文字來說,它力求通俗流暢,為說理透徹而不避繁複。從風格來說,它感情發露,具有強大的衝擊力。“新文體”的代表作是《少年中國說》。

白話文學

“五四”新文學運動提倡和創立新文學。胡適首先提倡白話文學,主張以白話取代文言,作為正宗的文學語言。胡適在留學美國期間,從各國文化的一般規律上意識到白話的長處,他認為“白話並非文言之退化,乃是文言之進化”,“白話可以產生第一流文學”。他在《文學改良芻議》中明確提出:“以今世曆史進化的眼光觀之,則白話文學之為中國文學之正宗,又為將來文學必用之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