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藍得透徹,邊上飄起了白雲朵,風吹過來,不緊不慢地緩緩移動著。
一個青衣秀才趕著路,眼前的山路艱險,背簍裏的幹糧也幾無多少。秀才很苦,但是他不能覺得苦。他隻能心裏念叨著“以中有足樂者”的聖人言論,以一種淡泊的超俗世外的心態悠哉悠哉,繼續跋涉這崎嶇的山路。
畢竟是餓得發慌沒有多少氣力,卻仍然還得留著點粗糧餅等過了這山頭補充體能,以至於不暈倒好繼續趕路。如何得不是超俗世外?
這個青衣秀才姓李,寒窗苦讀了二十餘載,前三年中了個秀才,這回又要進京趕考,本來家裏就已然家徒四壁,窮得揭不開鍋了,又隻得四處相借,好歹湊齊了能進京的盤纏。
李秀才念叨著:“沒有考場外的進士。”壯誌酬酬地上了路,非要博取一番功名不可。
轉眼半月過去,哪想這山頭都快過不去,三年不出遠路,物價憑空拉伸了幾多倍,李秀才的盤纏早早是杯水車薪,不堪為用。
汗水從額頭流了下來,觸及了眼角,辣得生疼。後背莫名其妙地癢亂,又背著竹簍,撓不得,叫苦不迭又無可奈何。李秀才的處境很是艱難,能想出的法子都毫無用途。
又行了幾裏路,李秀才似乎快要堅持不住了,搖搖欲墜的模樣。隻見他將手中的竹棍兀得往山路狠狠一敲,仰頭高喊:
“貧而無諂,高貴無驕。”...
“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
“故學然後知足,教然後知困。知不敷,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
一番四書五經震喝而出,平空自體內逼出許多精力來,頓時李秀才又感覺有氣力了,顫巍巍地用手擦拭了額頭的汗水,又是緊一步慢一步地向前走去。
石路斑駁,青草倩影。此時的李秀才卻欣賞不得這番別具風味的清新山景,此刻他隻想吃碗熱乎乎的牛肉湯,喝兩口溫茶水。
不知不覺他想起了離家之前的踐行餐了,他在鄉關的小飯館下榻,出發前也是叫了碗牛肉湯,配著沾滿老茶葉的茶水食下。
彼時牛肉湯的熱氣蒸騰而上,夾裹著沁人心脾的肉香,實實鑽進李秀才的鼻孔裏。湯色澄黃,盈著柚紅的油圈,因為高溫,而不住地轉動著的湯水。秀才口水四溢,慌不急待地豪飲下一大口,香透美味的牛肉片,充滿嚼勁的牛筋塊,瞬間滿足了秀才對食物的一切念想,食指大動,饕餮般狼吞虎咽了這碗佳肴。
上蒼真是絕情,讓李秀才這樣空腹的時候念起這般回憶場景來,偏生李秀才越不想去思念,牛肉湯的味道就越濃烈,想法就越抓狂。
眼看著遠處似乎就快到了山腳,李秀才乃哆哆嗦嗦地取下後背的竹簍,決定要非得充饑不可了。
幹糧被壓在幾多本聖人書籍之下,李秀才倚著竹簍,一本一本地把幹糧上的書往下取,可惜這書本厄多,幾近虛脫的李秀才翻得痛苦,幾乎要罵出娘來,取到《中庸》時,終於支撐不住,背過氣去,“呼”的一聲,倒在了山間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