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蹴鞠運動(1 / 2)

“史進”“到”

“林衝”“到”

“魯智深”“到”

“解珍”“到”

“解寶”“到”

“阮小二”“到”

……

“你們6人為一組,作為甲隊,對抗乙隊,明白嗎?”

大宋王朝東京開封府大學城第三體育場,正在進行著蹴鞠訓練。

.

晴空萬裏無雲,烈陽當空炙烤。

正在進行訓練的學子們,在操場上奔跑著,揮汗如雨,卻沒人叫苦叫累,或者停下來休息一會,大家這麼拚命不單是因為這是一項能強身健體的運動,更多是因為這是一項關係到自己未來命運的運動。

.

大宋王朝每三年舉行一場科舉大考,參加這場大考,首先必須要持有大學畢業證,其次要通過形形色色的文化考試,然後通過思想政治考核,這之後還要進行政審,政審通過者再參加麵試,形象不佳者,談吐不適者均會在這一關刷掉,最後一關,展示個人才藝,誰也不知道最終的通過標準,因為通過者寥寥。但在二十多年前,出現了一個奇跡,因為誰都知道他是最終如何通過這場史稱為大宋王朝第一考的。

.

此人名叫高俅,前麵幾關過得很順利,在最後一關的個人展示環節,因為踢得一腳好蹴鞠,他展示了高超的蹴鞠技巧:鴛鴦拐、轉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把這些個蹴鞠技術展示得令人眼花繚亂、印象深刻。

恰逢其時,大宋王朝新任元首是公仆趙佶,其人極好蹴鞠,為人民服務的工作當然是又勞心又勞身的,閑暇之餘,喜歡找個蹴鞠高手過過招,鬆鬆骨,順帶了解一下人民群眾的娛樂活動質量如何。有好事者拿來高俅那段個人才藝展示的視頻,公仆趙佶觀之大悅,召來高俅一試,果然技藝非凡,特批高俅通過科舉考試,成為一名光榮的大宋公務員,賜大宋王朝太子少保稱號,享副軍職級待遇,領殿前指揮使銜。此事被大宋電視台進行過大篇幅報道,主要歌頌的是公仆趙佶勞苦工作之餘還不忘關心人民群眾的業餘生活,又如何慧眼識得千裏馬等等。

.

作為大宋王朝最有影響力的官方媒體,此事一經報道,果然引起了預料中的積極反響,各路媒體持續跟進:

大宋日報在頭版發表署名文章《蹴鞠運動的重要意義》,文中指出:蹴鞠運動始終代表大宋王朝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蹴鞠運動始終代表大宋王朝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蹴鞠運動始終代表大宋王朝最廣大民眾的根本利益。

《蹴鞠運動-大宋王朝未來體育運動的發展方向》,這是東京開封府體育視界雜誌社的最新重磅文章。

《論學前教育普及蹴鞠運動的重要性及緊迫性》,大宋教育特約專訪禮部各級官員後發表的重量級文章,各級官員一致認為,教育要從娃娃抓起,時不我待,應該立即在學前教育階段就普及蹴鞠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