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零陵賢才(2 / 2)

劉先果然沒有讓我失望,他把劉優、蔣晉、熊喬父子都給請來了,雖然這些名士大多老態龍鍾對於我實際作用不大,可是他們還能起到重賢的作用,日後好再招致更多的賢才。此事已定之後,消息傳來,李傕被擊敗,他和郭汜二人劫持著楊彪、朱儁等逃至桂陽。

就在我整兵要加以追剿的時候,聖上派使節前來宣旨,我立即叩拜接旨。[注三]來的使者竟然是董承和楊定還有郗慮、路粹等。聖旨的內容無非是讓我討滅李郭,而且保住荀爽、楊彪、蓋勳等人,並讓他們回京,以求重用。我隻能是依旨照辦。

郗慮對我說:“範大人,聖上知曉孔融孔文舉等賢才在你這裏,且南陽王劉馮、東海王劉祗薨,皇上傷其早歿,欲為修四時之祭,想要征孔文舉、劉先、韓嵩、蒯越等進京以獻策,不知你意下如何?”“這……”聖上有旨,我又怎麼推辭呢?我隻好應道:“好吧!既然如此,就令異度他們隨大人上京吧!”郗慮不由狂喜,他高興萬分。而我不由長歎一聲,這些賢才荊州賢才,若我一輕棄的話,雖為奉旨,可是若有好事之徒而妄言我妨賢而違旨,尤其是這些荊州之賢,荊州之地想要服我都難了!更何況,我手中還沒握有整個荊州!

董承先是暗地裏向我使了個眼色,我會意。董承假裝和我擦肩而過,把一團紙在背後偷偷地放到了我手上,董承和郗慮等便告辭而去。

李雄和張鐵,公孫瓚等都來找我了,李雄氣憤萬分:“四弟,曹操讓荊州的賢才上京無非是削弱我們實力之舉!我們可借口,還需要他們幫助擊敗李郭,留而不遣!雖然曹操與袁紹之戰,勝局已定,可是他不敢輕棄大敵,發兵前來的!”

我搖了搖頭,說:“可,這是聖旨啊!我又怎能違聖旨呢?”張鐵說:“董承是國舅,上次於許昌之時,我們曾與董承結成了盟友!他一直來都想除掉曹操,這次能成為使節前來,必是他極力所爭取的!雖然楊定屬於兩麵派,還沒確定為誰所用,而郗慮和路粹是曹操的心腹,他二人是正使,身為國承的董承卻落個副使,這不是極有問題嗎?”

“是啊!”我想想也是,我想起了董承給我的紙,由於招待郗慮和路粹無瑕細閱,我便把董承給我的紙條展開一覽。看完之後,說:“董國舅讓我們不要遣送蒯越等上京,說這並不是聖上的意思,隻是操賊借天子之言而已!還讓我們尋機除掉郗慮和路粹!”

李雄欣喜萬分,說:“那就是!要除掉郗慮和路粹還不簡單!可以讓李郭再多一條罪!”我注視著雄,問:“那大哥覺得怎麼辦呢?”李雄回答:“現在李郭劫持大臣而逃,我們必須盡速地追擊,當我們全軍出動的時候,借兵於董承,讓董承使用去除掉郗慮等,何必用我們動手呢?”我一聽也好,反正不用我們做壞人,隻須專心進攻李郭即可!

[注一]:賴恭初事劉表,後任交州刺史,再事劉備,有份上書獻帝封劉備為漢中王,又請劉備為帝。劉邕和蔣琬是泉陵人,劉邕是劉優的孫子,劉優官任禦史大夫,尚書仆射。劉邕跟劉備入川,平定益州,官授江陽太守。後主又升為監軍、鎮南將軍,又拜為後將軍,關內候。劉邕長子劉式,關內候。小子劉武與樊建齊名,官至尚書。劉敏,蜀將,也是泉陵人。敏與王平同鎮漢中,曾引兵抗拒曹爽魏軍,封雲亭候。

[注二]:蔣晉,後漢泉陵人,靈帝時舉孝廉,授尚書郎,曾任汝南太守,後官至尚書仆射。史稱其“入奏事,應對不滯”;“在位清直,為群僚所推服”。熊喬,字伯降,後漢舂陵(今寧遠)人,獻帝初平年間征為曲江長,後官拜騎都尉。史書頌揚其“雍容蒞事,聽覽如流”。其子熊尚官拜散騎都尉,授灌陽長。

[注三]:曹操對孔融既積嫌忌,而郗慮複構成其罪,遂令丞相軍謀祭酒路粹枉狀奏融。楊定是李郭作亂時,與董承等護送獻帝的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