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正在一本本的收拾那些掉在地上的書之時,諸葛馨興奮地叫了起來,說:“立,你快看!這裏記載著的東西正是我們想要的!”
我便湊過來和諸葛馨一起觀閱書中所記,書所雲:
隱士見伏波將軍言:“厲害的蠱毒隻要噓之以氣或者是以目視之,或以血濺之都可將毒傳予人。中蠱毒的緩急,一來可據下毒者所調劑,二是中毒者本身的體質抵抗力還有其正氣的強弱。像貴軍所中之蟲毒,中毒者毒患一發,則繞臍腹痛,肝腸寸斷,痛苦不堪!而顯露出的症狀是不喜飲食或善饑多食等,似此,必須以毒攻毒,將中毒軍士體內的毒蟲給打死,然後排泄出來方才無事。此解藥必須於空腹時服下,方能發揮功效,解下此第一次時腹痛異常,肚中翻騰不止,這是肚中的毒蟲臨死掙紮,故疼痛自是難忍。在此期間可下五靈脂以助服藥者減輕疼痛。在忍過這段時期後,再服第二次藥,可把那些生命頑強幸存的毒蟲一並殺盡,到時再食瀉藥完全將毒蟲給排出。但應注意,據中毒者的症狀緩急和中毒者的體質來下量,量要配得好,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多一點,不但不能救人,反而奪人性命。故解此蟲蠱以毒攻毒是險中求生之道!”
我對醫術是不通的,可見書中所載的隱士之話,覺得倒有道理,說:“配量的話需一位好醫師,而我們的吉神醫,可以擔此任!不過我就是懷疑隱士當初獻給伏波將軍的解藥能否解我軍將士所中的蠱毒呢?”諸葛馨微笑著,說:“繼續看下去,可能就懂了!”“嗯!”我和諸葛馨一起繼續看下去。
我和諸葛馨一同看著關於隱士向馬援進獻的藥,書是這樣記載的:
隱士進獻解藥,說:“此藥名為‘百蟲除’,可除百蟲,就連外域的一些蟲蠱也能除之。配方如下:馬兜鈴、五靈脂、杏仁、川楝子、花漿……”
我看了隱士當時所獻的配方,尚未看完,就說:“此方所配之藥多為有毒之物,搞不好的話還令服藥者中毒!”諸葛馨說:“立,中藥有言,凡藥三分毒。不管哪一種藥都有其副作用,有其毒性。何況以毒攻毒的解法也常見。竟然此藥稱為百蟲除,想必也有其藥效。不然怎能枉稱‘百蟲除’呢?”
“嗯!”我點了點頭,然後再繼續把隱士進獻給伏波將軍的配方餘下的內容給看完,說:“這些配方早點交到吉平的手上,不過我們能否取得方上的藥材,這倒是個問題啊!”諸葛馨說:“事在人為!我這就將方子交給吉平,但願他能讚成!”我頷首:“那好,我和你一起去!”
我和諸葛馨把配方拿到了吉平那裏,吉平仔細地看了配方,又看了有關於此事的記載,他不由連連點頭,說:“妙!妙極了!此方奇妙!值得一試!我這就照此方的配料去抓單,看看能否見效!”我說:“好!吉平請你快去!”吉平說:“那好,主公、夫人你們請先休息吧!有結果我會告訴你們的!”
[注一]在古代。人們中了蠱毒,有兩種方法,一是通過藥草等來解藥,二就是禱告神明,希望神明降下解藥。如:史記載“秦德公作伏祠,磔狗邑四門,以禦蠱災。”以生黃豆(黑豆也可以)食之,入口不聞腥臭,是中毒。以灸甘草一寸嚼之,咽汁隨之吐出的,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