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都很慶幸畢業後能夠比較順利地進入市西中學物理教研組這個溫暖的集體,這個以特級教師莫少嵐老師引領的、以“自習自研,師生互動”為主要教學模式的學習型教研組。這三年多來我的成長無時無刻都離不開我們的教研組,教研組中的許多老師,特別是我們的教研組長在我的成長曆程中都曾給過我溫暖的幫助,不斷促進我的前進。
記得一次有價值的同伴互助,我走進了物理組林勤老師的課堂。那節課的內容是“靜電場”。我驚歎於學生們在林老師的課堂上的踴躍和積極,他們個個都躍躍欲試,表達著自己的想法和觀點。整節課的最高潮出現在林老師偷偷點燃了一支香煙,並將這繚繞煙霧送入了一隻接上了高電壓的小瓶子中,全體同學屏息凝神注視著靜電除塵的奇跡景象,與之前看老師偷偷到教室外麵點煙的興奮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我驚歎於林勤老師上課時的個人魅力,驚歎於其駕馭課堂的能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能力,我驚歎於物理課居然可以上得如此引人入勝。但我也深知這一招一式並非聽幾堂課就能學來的,這需要經曆不斷的學習,不斷的嚐試,不斷的反思,不斷的改進。我開始學習林勤老師的教學風格,在教學過程中漸漸地滲透入一些培養學生能力的實驗教學,也許這些嚐試還很不成熟,但我希望我的這些小小的探索能夠積少成多,最終形成我自己的教學風格。在這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遠比想象中要多,而我得到的幫助也比想象中更多,這些幫助不僅來自於教研組長和老教師們,也來自於與我同齡的年輕教師們,在無數次互相學習和探討中我們共同努力、一起成長。
都說一滴小水珠能夠折射出太陽的七色光芒,我想就用以下這個小小的事例來折射我們的物理教研組在我成長過程中對我的幫助吧。
那還是在我剛做老師一年多時,教研組長莫老師突然交給我一個任務——開一節市級公開課!這個消息對於我這個初出茅廬的小老師來說真算是一件天大的事了。
記憶中,那堂課準備得非常辛苦,辛苦的是我們整個市西物理教研組。
記憶中,為了那堂課我們組裏進行了無數次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研組活動和探討,在那一次次的思想碰撞中,獲得巨大收獲的不僅僅是我個人,而是我們這個緊密團結的學習型教研組。
帶著巨大的壓力,我開始研讀物理課本,確定了我準備授課的課題“力的分解”,因為我覺得這個內容挺容易教的。
為了這個課題,我們組開始了第一次的教研活動,老師們你一言我一語,總而言之,通過這次教研活動我懂得了兩件事。首先,“力的分解”不是我想象當中那麼容易處理的,力的分解是物理學中的一種基本的思維方法,很多學生正是因為始終沒有搞清楚為什麼進行分解和怎麼進行分解,而對後續的物理學習埋下了深深的隱患。其次,因為這節課很重要,如果能上好的話也會非常出彩。
這第一次的教研活動後,我開始了正式的備課活動,在備課過程中,我根據周瑞傑老師的關於物理實驗教學的理論,借鑒了林勤老師的教學風格,更特別多地關注能夠引起學生興趣的物理實驗的設計。注意運用了多媒體技術、IT計算機技術、DIS技術等現代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自習自研、師生互動中提高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
初步的教案出來以後,莫老師又組織了一次全組的教研活動。這一次,組裏的每一位老師都針對我的初步教案提出了他們各自的想法和建議。讓我感動的是,有些老師為了我這節課能夠上好,在討論過程中各自據理力爭了好久。通過激烈的討論我們初步定出了我的這節《力的分解》的主要流程:
1.古文引入:勢如破竹,迎刃而解
2.實際問題引入:斧頭劈柴→尺、筆劈竹簽
3.自習:閱讀
4.自研:提出兩個實際問題
⑴將實際問題抽象為支架和斜麵的物理問題
⑵在物理問題中學習力的分解(包括分力的方向和大小的確定)5.DIS實驗驗證
將物理知識運用於實際問題中(門鎖的鎖舌、帆船的運行、風箏的上天)。
接下來的準備工作更加煩瑣和細碎,如今回想起來,如果沒有全體物理組老師的幫助,我是無法承受如此之重的壓力的。在備課過程中,周瑞傑老師幫助我改進了DIS實驗的工作平台,與我一起創造了一個新的直觀的實驗;林勤老師向我建議了兩個直觀又有趣的物理小實驗;還有老師專門從家裏帶來了上課用的竹簽,建議我可以把這個小實驗讓學生自己動手來體驗;有更多的老師以及教育學院的教研員夏老師一次一次來聽我的試講,給我提出許許多多的改進意見。
在整個的準備過程中,教研組長莫少嵐老師始終陪伴在我身邊,幫我清理思路,給我很多溫暖的幫助。物理組的所有老師不僅展示出了他們的高超的教學技能,更展示出了他們的人格魅力。
在這節公開課之後,莫老師再一次組織了教研組活動,進行對這堂公開課的課後反思。在這次公開課的整個準備和實施過程中,我充當了學生和老師兩個角色。作為學生,我從組內各位教師處獲得了無數寶貴的教學經驗,也深深體會到了老教師們的人格魅力,對年輕教師的無私奉獻。作為老師,我也通過這一次的個人備課和集體備課,通過這一次次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教研活動,更懂得了如何去駕馭課堂,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過程中,我力求體現新教材的精神,讓學生積極參與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來,使學生在知識與技能、能力與方法、態度與價值觀各方麵都得到提高。並借助現代教育技術的優勢,改變傳統的師生角色定位,變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使學生在自習自研、師生互動中真正掌握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