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村黨支部的工作重心是什麼
農村黨支部建設的成效,歸根到底要體現在有利於更好地貫徹黨的基本路線和黨在農村的各項方針政策,有利於更好地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全麵進步,實現黨所提出來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任務。脫離經濟建設這個中心,離開改革、發展、穩定的實踐,孤立地抓黨支部建設,不會收到好的效果;而忽視黨支部建設,缺乏強有力的組織保證,經濟建設也不可能搞上去。隻有堅持圍繞經濟建設抓黨支部建設,通過抓黨支部建設促進經濟建設,農村黨支部建設工作才能堅持正確的方向,也才能從根本上得到加強和改進。因此,農村黨支部必須毫不動搖地把工作重心放在經濟建設上,實現農村經濟的繁榮和振興。
四﹑農村黨支部經濟工作的領導路徑有哪些
黨的十六大提出,黨的領導主要是政治、思想、組織領導,通過製定大政方針,提出立法建議,推薦重要幹部,發揮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堅持依法行政,實施黨對國家和社會的領導。把黨的這種領導地位、領導作用以及領導方式延伸到農村基層黨組織,要求農村黨支部必須進一步改善黨對農村經濟工作的領導方式。農村黨支部領導經濟工作的基本路徑主要是:議大事、管全局;堅持依法執政、依法辦事;遇事和群眾商量等。
五﹑農村黨支部為什麼在領導經濟工作中要議大事、管全局
黨的十六大報告指出:黨委在同級各種組織中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集中精力抓好大事,支持各方獨立負責,步調一致地開展工作。把十六大有關黨的領導的這一精神運用到農村經濟工作中,就是農村黨支部在領導農村經濟工作的過程中,必須做到議大事、管全局,集中精力抓好帶全局性、戰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問題,把握政治方向、決定重大事項、推薦重要幹部、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維護政治社會穩定,有效地實施黨在各個領域的政治、思想和組織領導。所謂協調各方,就是農村黨支部要從推進全局工作的要求出發,統籌協調好村級各種組織的關係,使各種組織都能各司其職,各盡其責統籌安排好農村各方麵的工作,使各方麵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合力,由此推動農村經濟工作實現新的發展。
農村黨支部建設必須堅持的原則
農村黨支部建設必須堅持一定的原則,才能富有成效,才能把農村黨支部工作推進到新的階段,從而使農村黨支部在任何時候都能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因此,農村黨支部建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從嚴治黨的原則,注重實效的原則,製度規範的原則,繼承與創新相結合的原則。
一﹑農村黨支部建設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是我們黨的思想路線的核心,是我們黨一切工作取得成功的思想基礎。農村黨支部建設也必須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的原則。要根據黨的建設在一定時期的實際狀況、中心任務以及黨員隊伍在思想、政治、文化等方麵的實際情況,特別是要針對農村黨支部所承擔的任務和農民黨員的思想和工作情況的實際,針對農村黨支部建設中的薄弱環節,製定農村黨支部的工作目標,切實加強農村黨支部建設。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新體製和建設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過程中,農村黨支部建設麵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農村黨支部要根據形勢和任務的變化,健全和完善黨的各項製度,使黨的各項工作走上求實、高效、規範化的軌道。
二﹑農村黨支部建設必須堅持從嚴治黨原則
從嚴治黨,是黨在新的曆史條件下提出的關於黨的建設的一個基本方針,也是農村黨支部建設的一個重要原則。在農村黨支部建設中堅持從嚴治黨的原則,就是通過各種組織教育和管理的手段、措施,提高黨員素質,保證黨員的先進性和黨的隊伍的先進性。從嚴治黨原則在農村黨支部建設中的具體體現是:①嚴格按照黨員條件吸收新黨員,嚴防不具備黨員條件的人混入黨內,把好黨組織工作的入口關。同時,要加強對全體農民黨員的經常性的黨性、黨風、黨紀教育,黨的理想和宗旨教育、黨的基本路線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等,增強廣大農民黨員的組織觀念。②嚴格執行黨的組織紀律,在黨的紀律麵前人人平等,維護和保證黨的紀律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保持黨的組織的純潔性。③對農村黨員幹部實行有效的組織監督,通過嚴格要求黨員幹部過雙重組織生活和開展民主評議黨員幹部等措施,教育廣大黨員幹部繼承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對自己高標準,嚴要求,正確對待權力,處處以身作則,忠於職守,廉潔奉公,不搞特權,不謀私利,自覺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永遠不脫離群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