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不希望雙方鬧得越來越僵,語氣誠懇地說道:“李洞主,王先生,現在的天下,不用晚輩說,你們也都很清楚,大唐早晚要被朱溫篡位,如今,到處都是兵荒馬亂的,這個世界上已經容不下一個安靜的書院了,戰火遲早也要蔓延到這裏……可是,書院裏的讀書人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到時候,他們何去何從?”
劉校尉冷笑了一下,口無遮攔地附合道:“就是,刺史大人也是為你們考慮,你們也已經知道了,先王已經歸天了,江州城裏魚龍混雜,刺史大人不希望看到有奸人混跡在書院這個高尚的勝地裏,在這個節骨眼上,希望李洞主和王先生多多訓導他們,讓那些讀書人都有個正確的立場,不要成為我們的敵人,免得我們將來刀兵相見……”
“住口……你這是在威脅我們嗎?”王貞白提高了嗓門,怒視著劉校尉。
秀才遇到兵,有理說不清,劉校尉此刻根本沒有耐心跟他們多費口舌,他的目光中已經充滿了憤怒,他把茶杯重重地放在身邊的桌子上,正要發作,李盛卻對他使了個眼色。
雖然李盛認為劉校尉的話很不中聽,但他既然奉了鍾匡範的命令來到這裏,就要想方設法不辱使命,就算是此行達不到任何目的,他也想給對方留個好印象。
李盛微笑著看了看李洞主和王貞白,道:“請恕晚輩直言,以晚輩看來,讀書人應該以天下為己任,但是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也是不妥的,眼下,刺史大人求賢若渴,這才派我們來這裏拜訪李洞主,也希望書院的讀書人能夠為我們江州效力。學以致用,人盡其才,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是不是?”
王貞白聽了李盛的話,不由得怔了一下,這小子所說的“人生價值”這個詞讓他感覺很突兀也很新鮮,也讓他心中一動,想當年,他剛剛踏入仕途之時,也曾經躊躇滿誌,憂國憂民,他在邊軍效力之時也曾經心懷家國,一心想建功立業。
後來,眼看著官場越來越黑暗腐敗,大唐皇室被各大藩鎮玩弄於股掌之中,各個軍閥連年征戰,不顧黎民百姓的死活,王貞白最終心灰意冷,憤然辭官歸隱。此刻,王貞白禁不住捫心自問,他實現了自己的人生價值了嗎?以後何去何從?
想到這裏,王貞白長歎一聲,一首詩有感而發:“讀書不覺已春深,一寸光陰一寸金;不是道人來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尋。”這首詩的名字叫做《白鹿洞》,就是他在這裏讀書期間所作的。
“好一個‘一寸光陰一寸金’,真是千古絕句啊!”李盛拍手叫好,他沒想到,這句在後世膾炙人口的名詩居然出自王貞白的嘴裏,讓他有些出乎意料的驚喜。
劉校尉不屑地撇了撇嘴,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作為行伍中人,他對於文人之間的吟詩作畫頗為反感,在他看來,王貞白就是無病呻吟,附庸風雅,而李盛分明就是在拍馬屁,套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