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五章 千金散盡還複來(1 / 2)

李盛微微一笑,他不久前曾經去過老祖寺,對老祖寺的了解自然不在話下,接著說道:“寶掌禪師活了多久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由於近年來的兵亂所致,老祖寺幾乎被戰火毀掉了,真是令人扼腕長歎啊……”

樂平公主也不由得噓唏不已,作為學習崆峒派武功的道家弟子,她也知道,對於信徒們來說,寺廟或者道觀被毀意味著什麼。

李盛見樂平公主和查文徽對他所說的話似乎有些興趣,更加談興盎然,道:“一千多年前,在西方的天竺有個大英雄叫做阿育王,他經過一番南征北戰之後統一了天竺。雖然他連戰連捷,四方順服,許多國家對他稱臣朝貢,但是他所到之處,人們看他的目光卻都是充滿了仇恨。後來,阿育王皈依了佛門,他終於大徹大悟,不再窮兵黷武,而是以仁政感化平民百姓,他還倡導教育,增加民眾的福祉。後來,阿育王越來越德高望重,威名遠播,深受廣大天竺人民的愛戴和尊崇。於是,阿育王終於認識到,武力征服不是真正的勝利,佛法的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所以,想要求得世界和平,必須在佛法上取得勝利……其實,殺戮和戰爭,不容易得到長久的和平,通過仁愛和慈悲的方式方能,才能得到永久的和平。”

在古代,消息閉塞,通訊方式落後,一般的國人根本就不知道外國的事情,更是幾乎沒有人聽說過阿育王這樣的天竺曆史名人。

樂平公主就像剛認識一般地看了一眼李盛,讚歎道:“看不出來啊,雖然你不是出家人,卻對佛教了解不少……既然如此,作為禮佛參禪的聖地,老祖寺這座古刹應該重建才是啊!”

李盛淡淡道:“可是,重建老祖寺,需要許多錢啊……這年頭,兵荒馬亂的,誰會願意自掏腰包重建寺廟呢?”說完,他又若有意若無意地看了一眼查文徽。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查文徽有幾分驚異地對李盛豎起了大拇指,道:“李公子,想不到你竟然對於佛法有這般深刻的見識,查某真是領教了……以後,查某願意為老祖寺的修繕一新而貢獻微薄之力,那可是造福子孫萬代的大善事啊。”

李盛更加相信此人便是曆史上那位不惜散盡家財助人為樂的富二代了,連忙故作驚訝地規勸道:“兄台,這件事可要從長計議啊,千萬不要因為一時間心血來潮就魯莽行事……要知道,你家裏的錢一旦捐出去,那可就是有去無回啊,雖然大詩人李白曾經說過‘千金散盡還複來’,但那幾乎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這件事,你還是應該先與家裏的長輩們商量一番再作打算才好,不必急於一時。”

此言一出,查文徽禁不住臉色微變,其實,他以前經常這麼頭腦發熱地做事。

李盛誠懇地笑了笑,道:“兄台,我們雖然是初次見麵,但小弟我還是要提醒你一句,大丈夫行事,必須要有擔當,凡事都要多多考慮家裏人的利益,三思而後行。家和萬事興,有了家人的支持作為後盾,也有助於在事業上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