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五章 表明心跡(1 / 2)

輪到徐知訓和徐知詢摘到最後一片花瓣之時,兩人都是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喝酒,實際上,他們倆可以說是一肚子草包的花花公子,根本就寫不出什麼拿得出手的詩句來。就連徐知誨和徐知諫都能像模像樣地賦詩一首,不過,聽起來更像是打油詩。

輪到徐知誥的時候,他吟誦了自己寫的一首詩《詠燈》,這卻讓來自後世的李盛也不由得眼睛一亮,“一點分明值萬金,開時惟怕冷風侵。主人若也勤挑撥,敢向尊前不盡心……”

徐知誥很有才氣,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辭藻,但卻暗含著深意,表麵上是說燈芯需要主人勤來挑撥才能持續發光發熱,實際上則是在暗示,希望徐溫以後多栽培他,他一定會有所回報的。這首詩,其實是徐知誥在借機向徐溫表明心跡。果然,徐溫聽了之後非常高興,笑得合不攏嘴,他是鹽販子出身,他自己可做不出來這樣的詩句。

到了李盛摘到一盆荷花的最後一片花瓣之時,他本來想以喝酒作為應對方式,並不打算吟詩,以他現在的相對卑微的身份和地位,並不適合在這裏出風頭,還是低調些為好,以免引起某些人的反感,他早就看出來,徐知訓和徐知詢這哼哈二將可不是省油的燈。

徐溫卻很想看看李盛的文才到底有多少,笑道:“老夫早就聽說過小李子文武雙全,乃是江州刺史鍾匡範麾下的智囊,深得鍾匡範的器重……今天,你不妨賦詩一首,讓老夫的犬子們見識一下。”

徐知誥也在一旁鼓勵道:“李公子,不必拘泥小節……在下也一直想見識一下你的高才呢!”

既然徐溫發話了,李盛也就不再猶豫了,笑了笑,道:“承蒙徐將軍這麼看得起,卑職這就獻醜了,卑職恰好剛剛想起了幾句長短句,這就吟誦出來,莫要笑話我……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

這幾句是宋代大詩人辛棄疾的《破陣子》中的一部分,李盛沒記得那麼全,但他相信,這幾句就足可以引得眾人對他刮目相看了,因為這幾句體現了辛棄疾當年念念不忘報國,期待從軍出征,一心效忠君王,立下汗馬功勞的雄心壯誌。

“果然是一首好詩啊!李公子真是才思噴湧,文采過人啊!”徐知誥第一個拍手叫好,連聲讚歎,他這可是由衷的佩服,這幾句詩氣魄豪放,令人熱血沸騰。

就連徐溫這樣的大老粗也禁不住目瞪口呆,果真是好詩啊!想不到眼前這個年輕人居然能夠即興創作出這麼朗朗上口卻又振奮人心的詩句,此人果然是非同小可!

原本正在悶頭吃菜的徐知誨也抬起頭來,睜大了眼睛看了李盛片刻,目光中充滿了驚訝,他現在正在讀書,還是有些文化基礎的,這樣的詩,他是寫不出來。

徐知訓也是大吃一驚,但他看向李盛的目光很複雜,有些驚訝,也有些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