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東洲城這一帶戰事連綿,近期,吳越軍更是蠢蠢欲動,對駐守在東洲城的淮南軍發起了多次試探性的進攻。
對於淮南軍來說,東洲城就是一把插入吳越腹地的尖刀,可以將東洲作為進攻蘇州的跳板,所以,吳越軍便將駐守東洲的淮南軍視為眼中釘肉中刺,奈何淮南軍的戰鬥力也是不容小覷的,吳越軍一直未能占到便宜。
按理說,這樣一個四戰之地難免會貧窮不堪,可是,等李盛到了東洲城裏,才發現這裏居然出乎意料的繁華熱鬧,不僅有當地久負盛名的梭子蟹、文蛤、黃魚等各種海鮮,也有吳越乃至淮南各地的商品,都在大街上的集市裏擺攤銷售。
這裏雖然隻是個小城,但是麻雀雖小,五髒俱全,商賈雲集,店鋪林立。酒樓茶肆和賭館青樓也是應有盡有,就連當地的駐軍官兵也是那裏的常客。由於此處離海岸線很近,海盜經常在這裏偷偷登陸,上岸消遣一番,甚至還有一些吳越軍的習作在這裏打探消息,烏煙瘴氣的氣氛之中自有一種與眾不同的繁華氣象。
李盛在東洲城的街上若無其事地閑逛了一陣,有兩個漢子漸漸地進入了他的視線,這兩個漢子就在他前麵不遠處,一個漢子大約是三十歲左右,身材瘦高,儀表堂堂,眉宇間透出一股勃勃英氣,從他的舉止之間就能猜測到他是個練家子。
另一個漢子看樣子大約有四十多歲,一臉的絡腮胡子,身材魁梧,虎背熊腰,滿臉橫肉,目光中也流露出一種剽悍之氣,一看就是個狠角色,令人不怒自威。
李盛注意到他們,是因為他們的膚色以及他們的行為。他們兩人的皮膚都是黑黝黝的,一看就像是常年在水上討生活的人,另外,他們既不像是要買東西的顧客,又不像是當地的城狐社鼠。李盛禁不住心中一動,這兩個人一看就不是尋常之輩,不妨跟在他們後麵,或許能夠有些收獲,想到這裏,他立即不緊不慢地跟在這兩個人身後,裝出一副若無其事的樣子,以免被那兩人發覺有人跟蹤他們。
那兩個人似乎對東洲城非常熟悉,一路上有說有笑,不多時就拐入了一個青石小巷,沒過多久,他們又出現在一條小河旁,河水略為渾濁,水中依稀可見有一縷縷青草,在河岸的一側,有一條木質的長廊搭建在水麵之上,長廊的兩邊有木質的圍欄,在河岸的附近則有幾家客棧和酒館,還有幾個賣日常用品的店鋪。
此時正是晌午時分,有三三兩兩的顧客在店鋪裏進進出出,也有些閑漢在河邊長廊的圍欄下坐著聊天,從這些人的神態來看,他們似乎都很悠閑,看樣子,這裏的生活節奏明顯比廣陵城那樣的大都市要緩慢許多。
到了這裏,李盛的心情也不知不覺間放鬆了下來,即便是他依然想要有所建樹,但卻並不急於求成,與鬧市裏的喧嘩嘈雜比起來,東洲城的生活節奏才是一個海邊小鎮應該有的特點。李盛看著那兩人走進了一家看起來像是老字號的酒館,便也緊隨其後,走了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