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五章 牽製(1 / 2)

那些在場的將校們原本都對李盛頗為陌生,但是既然大將周本對於李盛如此推崇,他們原有的疑問也就漸漸地淡化了,隨著一個年輕的校尉開始鼓掌響應,其餘人也相繼鼓起掌來,不過,他們看向李盛的目光卻依然帶著幾分迷惑不解。

李盛雙拳合抱,先對周本施了個禮,又向在場的眾人作了一個羅圈揖,這才正色道:“卑職此行還算得上不辱使命,承蒙周將軍器重,卑職這就向大家彙報一下此行的收獲……”

李盛把他對徐知訓透露的情報又對周本等人再次說了一遍,出乎李盛預料的是,周本居然對李盛的見解頗為讚同,然而,一個叫做陳詢的武將卻對此嗤之以鼻,陳詢的想法與徐知訓大體一致,對於這些海盜招安可以,但要讓官府允許海盜光明正大地做走私生意,那卻萬萬不可,以前根本就沒有過這樣的先例!

陳詢是個四十多歲的漢子,皮膚黧黑,身材肥胖,大腹便便,長著一雙綠豆眼。此人曾經做過睦州刺史,他是淮南水陸行營都招討使陳璋的心腹。

以前,陳璋曾經在吳越擔任過衢州刺史,陳詢則是睦州刺史。後來,陳璋和陳詢一起投奔了吳王楊行密,陳詢甚至是攜睦州全州之地投降了楊行密,給楊行密送了一個大禮,自然是頗受楊行密的厚待,於是被楊行密繼續委任為睦州刺史。

吳越王錢鏐得知此事之後勃然大怒,立刻派兵圍困睦州城,楊行密則派大將陶雅帶兵去解圍,吳越軍這才不得不含恨退兵。

陳璋在名義上是淮南軍大營的主帥,周本也不得不受陳璋的牽製,雖然陳璋此刻尚在東洲城之外,可是,陳詢作為陳璋的心腹,他的話自然也很有分量,既然陳詢表示反對,李盛與周本也無可奈何,兩人對望一眼,目光中都充滿了遺憾。

其實,周本一直對陳璋和陳詢很不服氣,陳璋在年輕時便是個狂放不羈之輩,當年,陳璋曾經在許多藩鎮裏混過,但卻一直默默無聞,後來,楊行密收留了陳璋,可是,陳璋不久就投靠了吳越王錢鏐,做了衢州刺史,陳璋卻對此仍不滿意,又帶著陳詢回到了楊行密的陣營。周本的心裏很不平衡,陳璋這麼反複無常的小人,居然在淮南軍裏混得風生水起,自己還要受他的指揮,真是老天無眼啊……

在這個時代的古人看來,海盜就是一群盜匪,如果把他們當作普通老百姓一樣看待,他們不僅不會感恩戴德,反而會甚囂塵上,因為,海盜的貪婪是無止境的,假以時日,他們還會提出更多的非份要求,到時候,官府就會騎虎難下了。

在陳詢的影響下,其餘的將校們也大多同意對於海盜進行招安的辦法,在這個時代,人們的觀念根深蒂固,自古以來都是“兵捉賊”,作為官兵,他們骨子裏都是這麼想的,或許,這正是當年朱實曾經一度投降朝廷,被封為金吾將軍,後來,朱實卻又率部淪為海盜的本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