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特意將李盛送到了大營的門口,看著李盛騎著一匹棗紅色的戰馬遠去,周本仍然有些依依不舍。
李盛並沒有直接趕赴位於東洲城外的淮南軍水陸行營,而是先去了毗鄰東洲城的胡逗洲,這裏方圓不足百裏,由於此地生長著很多的胡豆(即蠶豆)而得名。在唐代末期,皇權日益削弱,州郡各自為政,胡逗洲這裏還沒有正式的行政建置。
在這藩鎮割據時代,各地烽煙四起,百姓承擔的苛捐雜稅因此日益沉重,大批農民不得不離鄉背井,四處尋找安身立命之所。胡逗洲濱江臨海,土壤肥沃,很適宜種植水稻。一些流民們來到這裏,他們在燒鹽捕魚的同時,也煮胡豆粥吃。
由於胡逗洲人煙稀少,既沒有兵荒馬亂波及到這裏,也沒有官吏征收苛捐雜稅,更沒有地主盤剝,這裏已經成為了流民們的世外桃源,這裏的人們安居樂業,民心質樸,遠不像某些戰亂頻繁的荒僻地方,窮山惡水出刁民。
李盛牽著棗紅馬,穿街走巷,一邊走,一邊小心翼翼地觀察四周,確定無人在後麵跟蹤自己,這才迅速拐入了一條隱秘的小巷,向他真正要去的地方走去。
李盛要去的地方就在這條小巷裏麵,此時已經是深秋時分,正是楓葉開始慢慢變紅的時節,落英紛飛,風景如畫,但李盛卻無心觀看,心中仍然有幾分緊張。
在大街的一邊有一家規模不大的茶館,在一株梧桐樹下,兩個中年漢子正在怡然自得地喝著熱茶,這兩人一邊喝著茶,一邊海闊天空地聊著一些趣事。
李盛看了一眼其中一個又黑又瘦的中年漢子,麵帶微笑地打了個招呼:“高大哥,幾天沒見了啊。”
這個中年漢子當然是認識李盛的,此人的名字叫做高交真,是個漁夫,他的家就在附近,李盛離開這裏之時曾經乘坐過他的船,所以彼此之間就算是認識了。
高交真抬頭一看是李盛,也憨厚地笑了,露出了滿嘴大黃牙,打著招呼:“哎呦,李老弟回來了啊,這幾天生意做得怎麼樣啊?”
李盛笑了笑,答道:“這年頭,生意不好做啊,這不,蘇州城那邊居然也打起來了,就是苦了咱們老百姓啊……高大哥,你們先坐著,兄弟先回家裏歇歇。”
“好,好,去吧。”高交真含笑點了點頭,雖然這裏沒有受到戰火的影響,但是作為一個時常出海的漁夫,他也知道這個天下並不太平,相比之下,住在這裏的他們算是很幸福了,最起碼遠離戰火,暫時不會有生命危險。
坐在高交真對麵的是個大腹便便的肥胖漢子,看著李盛牽著馬走進了不遠處的一個小院子,他立即壓低了嗓音,神秘兮兮地說道:“哎,老高啊,這小子是個商人嗎?他是從外地來的吧?我以前沒見過他,但我見過他那個院子裏的小娘子,那是他的老婆嗎?你見過那個小娘子嗎?哎,我告訴你,人家那身材相貌,可以說是千裏挑一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