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知誥從來就沒有懷疑過李盛的忠誠,既然徐知誥這麼說了,柴再用也就不好再說什麼,他隻是不置可否地點了點頭。
王戎意味深長地看了看徐知誥,笑道:“徐公子,你能夠有小李子這樣的青年才俊相助,那可真是如虎添翼啊。就從攻打幕府山這件事來看,小李子不僅智勇雙全,而且處事果斷,突然出現了摩尼教女匪首董禮琳這個重要人物,小李子卻能便宜行事,竟然立下了大功,老夫很欣賞這個年輕人……可惜,在淮南軍之中,像他這般年輕有為的人才實在是太少了。否則,將來這天下遲早會是我們的!”
柴再用聽了之後卻皺了皺眉,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兒子柴克宏,要是柴克宏將來也能像李盛這般出類拔萃就好了,眼下,在年輕一代之中,別說眼前的徐知誥和方才他們一直在談論的李盛,就連周本的兒子周鄴都已經成名了,陶雅的兒子陶敬昭都上過戰場了,柴再用不由得感覺頗為尷尬,俗話說得好,將門出虎子,自己在這方麵卻還是要低人一頭啊……
王戎察覺了柴再用的表情變化,眼珠一轉便猜到了柴再用的心思,旋即打了個圓場,笑道:“柴將軍,你也要讓你的兒子克宏曆練一番啊,老夫聽說,克宏這個孩子很有些見地,他隻是欠缺曆練的機會而已……論到軍陣之事,你是我軍將士公認的大將,你可要把你的一身本事傳授給你的兒子啊。”
徐知誥也趁機獻殷勤道:“柴將軍有勇有謀,德高望重,晚輩一定會向義父提議,給克宏兄弟提供一個曆練的機會,無論對於我軍還是克宏兄弟個人來說都是一個好事情……晚輩聽說,宣州那邊缺少巡檢使,這個職位非克宏兄弟莫屬!”
柴再用聞聽此言頓時心生感激,其實,柴再用很有內秀,他雖然外表粗獷,但卻寬厚文雅,言談舉止間頗有儒生之風,更是在閑暇時候喜歡讀《左氏春秋》。
“多謝徐公子,犬子的事情豈能有勞徐公子如此操心,末將著實有幾分慚愧。”柴再用當然感覺到了徐知誥的拉攏之意,但他卻不動聲色,其實,在徐溫的幾個兒子裏,柴再用對於徐知誥最有好感,因為徐知誥沒有衙內架子,做事很認真,相比之下,徐知訓和徐知詢則是典型的紈絝子弟,整日裏隻知道聲色犬馬。
幕府山的山賊被剿滅了,最後得到好處最多的其實就是徐知誥,不但李盛所在的百勝軍有了一個可以論功行賞的資本,以後,他們更是前途遠大。假以時日,百勝軍很有可能會成長為淮南軍之中一支名副其實的勁旅,有了百勝軍的支持,徐知誥將來就是一個不可忽視的衙內,徐溫百年之後,徐知誥必定會非同凡響!
就在眾人談論著幕府山一戰的時候,一個侍衛過來稟報說百勝軍派人送了摩尼教女匪首和山賊頭子的人頭過來,請刺史大人驗明正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