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 禍水東引(1 / 2)

距離李盛不遠的洪飛虎方才一直在豎著耳朵偷聽李盛和徐知誥講話,他武功高強,聽力更是遠勝常人,大致地聽到了徐知誥的話,心中立刻就開始打鼓,他本以為李盛已經做得滴水不漏,卻還是被徐知誥看了出來,這些當官的都不簡單!

看著李盛那有些尷尬的表情,洪飛虎暗自搖了搖頭,悻悻地走遠了,他走到軍營裏的一個角落,從懷裏掏出一張依然有些溫熱的肉餅,有一口沒一口地嚼了起來。此刻,洪飛虎的心情有些低落,幾個跟他比較熟稔的官兵走了過來,圍著他問長問短的,試圖套出一些小道消息來,洪飛虎卻懶得對他們說那麼多。

不遠處,王戎帶來的那些刺史府推官等胥吏們卻一個個興高采烈,圍著王戎說著一些阿諛奉承的話,一個個都很會拍馬屁,王戎被吹捧得幾乎要得意忘形了。

這時,一個長得尖嘴猴腮的都頭也湊了過來,他瞥了一眼王戎等人,低聲問道:“虎子,他們是不是要將我們的戰利品充公?我看,他們似乎來者不善啊……”

洪飛虎白了這個都頭一眼,打斷了他的話,嗬斥道:“陳汾,你別胡說,你知道什麼?有些話可不能亂說啊,那會動搖軍心的,你該幹什麼就幹什麼去吧。”

那個叫做的陳汾的都頭撇了撇嘴,拂袖而去。現在,洪飛虎也是都頭,跟他一樣的級別,更何況洪飛虎以前是李大人的侍衛,他們的關係不一般,他可不敢得罪洪飛虎,不看僧麵看佛麵。

看到洪飛虎對陳汾這麼不留情麵,幾個士兵禁不住掩著嘴偷笑不已,說起來,他們私下裏也對陳汾很有些不滿,陳汾是睦州刺史陳詢的遠房親戚,此人二十多歲的年齡,身材瘦小,皮膚黝黑,武功平平,以前沒有立下什麼軍功,但卻很會說話,八麵玲瓏,善於投機鑽營。

洪飛虎性情耿直,最不喜歡與這樣的人打交道,陳汾的話很容易引起別人的誤會,更何況這小子平日裏就喜歡散播一些不靠譜的話,所以洪飛虎方才對他一點也不客氣。

到了晚上,王戎和徐知誥卻與李盛和彭彥章進行了一番密議,柴再用也參與其中,他們商議如何處置董禮琳這個摩尼教的女匪首。

作為升州刺史,王戎當然很想做出一些政績來,他的想法是以董禮琳作為誘餌,吸引來一些試圖解救董禮琳的摩尼教反賊,然後再趁機將這些賊人一網打盡。

僅此一項功績,王戎就有可能升官發財,徐知誥對於這個提議也很讚同,他們倆早在來到這裏之前就已經達成一致意見了。李盛現在有些驚訝,看得出來,徐知誥現在與王戎走得很近,他們倆幾乎是一個鼻孔出氣了。

不過,李盛笑而不語,他並不認為王戎與徐知誥的想法合理。李盛深知摩尼教非同小可,並沒有在五代時候被滅絕。後來,摩尼教改稱為“明教”,自從北宋末年的方臘起義開始,在浙江和江西等地,都曾經發生過明教造反之事。漸漸地,明教又與彌勒教和白蓮社相結合,到了明代末年又逐漸演變成為了白蓮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