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了,李大人,價錢肯定公道……對了,您要這些金箔做什麼?難道您要給別人送禮不成?”老徐頭猶豫了一下,還是忍不住打算問一問。
李盛笑了笑卻不回答,他並不想說自己要製作可以致命的金箔酒送給某些人,金箔酒看起來金光閃耀,精美豪華,擁有金箔酒的家族總是給人以吉祥富貴的感覺,那些喜歡炫耀的虔州富貴人家對於金箔的喜愛幾乎已經深入骨髓裏了。
隻要先給一些虔州的高官敬獻這種代表尊貴的金箔酒,金箔酒就會被他們傳遞給普通的虔州官員,等到自己帶著商隊逃離虔州的時候,他們早已中毒了吧?
金箔的產生與煉丹是分不開的,東漢時期的著名煉丹家魏伯陽曾經提倡直接服餌黃金,金箔工藝的祖師爺便是東晉時的著名煉丹家葛洪。唐代時,人們依然醉心於服食金石,這甚至得到了空前的發展,可是,隨之而來的中毒致死現象卻也日趨嚴重。在唐朝的皇帝之中,唐太宗、憲宗、穆宗、武宗和宣宗等五位皇帝都是由於服用丹藥中毒而喪命。到了這兩年,依然有許多富貴人家在喝著金箔酒。
李盛非常清楚,在後世裏,國家是不允許生產金箔酒的。對於這種不好的習俗,李盛並不介意利用一下,隻要是有利於自己的商隊全身而退,他就毫無顧忌,做為這個商隊的頭領,李盛不介意將這種可以殺人的金箔酒提供給虔州的敵對人士,無論如何,他要為商隊裏的弟兄們負責,對於敵人仁慈,便是對自己人殘忍。
王貞白拎著一個竹籃子走在竹行山的崎嶇山路上,自從退隱之後,他就將自己的餘生貢獻給了家鄉的百姓。王貞白不喜歡過那種悠閑自在的生活,他在竹行山之南創建了“山齋書舍”,整日裏潛心教學,為家鄉子弟傳道授業解惑。
閑暇之餘,王貞白還以著書為樂,可謂是勤奮不輟,時常還與鄭穀和貫休等名士交流交流詩歌文章,有時候,王貞白還會幫助農民幹一些農活,或者幫著他們打獵,他曾經在邊軍裏做事,身體很強壯,這些體力活對於他來說全都不是事。
王貞白剛剛從一個叫做崔仁濤的學生家裏回來,這個學生很勤奮,也很優秀,是王貞白的得意門生。可是,崔仁濤家徒四壁,一貧如洗,他的父親在戰亂中死了,現如今,崔仁濤隻是和他的母親相依為命,王貞白經常幫崔母幹些家務活。
出於惻隱之心,王貞白毅然免去了崔仁濤的學費,王貞白不差錢,他創辦山齋書舍的目的本就不是為了賺錢,而是為了教書育人。崔母是個溫柔賢惠的少婦,看著王貞白幫她忙裏忙外,她自然是感激至極,漸漸地,她就芳心暗許,但是,她也隻能埋在心裏,她不能做出對不起亡夫的事情。
竹行山花美果香,有枇杷、桔子和桑葚等水果,因此又被當地人稱為“花果山”,王貞白手中的竹籃裏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水果,這些都是崔母送給他的,就當是作為酬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