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石洞實際上是一個位於山間的小盆地,周圍有山巒作為天然屏障,由於那裏有豐富的良田,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曆來被當地官府視為不法之徒的據點。
那時候,吉州尚未完全開化,一些藏身於深山之中的少數民族流民也有不少,這些流民被當地的官府稱為“蠻酋”。李盛早就聽彭薇說過,吉州是個以漢族為主,多民族雜居的地方。
早在唐朝時期,操著客家方言的佘族有盤、藍、雷、鍾四大姓,其中的一個“藍姓”分支便從福建上杭遷入了吉州,但在當時的統治下,這些人被貶為無籍民,稱為“菁民”或者“峒蠻”。佘族人不與漢族通婚,他們民風彪悍,幾乎人人都練拳習武,他們的民族特色武術有棍術和拳術以及令人叫絕的點穴術。由於缺乏歸屬感,佘族人經常在暗中反抗官府,官府曾經多次出兵鎮壓但卻無濟於事。
那時候依然是鹽鐵專賣,五代時期,販私鹽一斤便是死罪,但是由於販私鹽能夠所得巨大的利潤,私鹽販子非常猖獗,越是到了五代這種即將改朝換代的時候,販私鹽的情況越是猖狂,那時候,即便是一些藩鎮的節度使都是私鹽販子出身,例如黃巢那樣的私鹽販子直接造反,在吉州一帶,許多流民也參與販賣私鹽。
在吉州城門關閉之前,李盛等人終於進入了吉州城,城裏的酒館很多,整個城裏幾乎到處都是大小不一的酒館和釀酒作坊,商隊裏的官兵們和普慈公主的侍衛們一個個都是禁不住饞涎欲滴,幾乎人人都很想去酒館裏喝上幾杯酒解解乏。
這裏似乎比李盛上次來的時候繁華了一些,街上仍然能夠看到一些行人,他們大多是一身商賈的打扮,李盛甚至看到了一個小型的商隊,也就是有十幾個人的樣子,他們似乎也是剛剛進城不久,正在忙前忙後地抬著很多酒壇子裝上牛車。
李盛無意間發現,吉州城裏居然新開了幾家青樓和賭場,這說明這個城市果然是越來越繁華了,姚克贍瞅著青樓的方向,眼睛都要直了,看樣子,他已經饑不擇食了,不僅是姚克贍,許多年輕官兵也在若有意若無意地關注著那幾家青樓。
吉州的米酒很出名,據說是“開壇千家香,舉杯萬人醉”,這種酒屬於以糧食為原料的發酵酒,酒精度比較低,可以舒筋活血,李盛知道,這種酒在後世裏有“液體蛋糕”之稱,這裏的釀酒技術與眾不同,三年的“老酒”幽香撲鼻,酒味濃鬱,還能暖胃禦寒,這種老酒還可以入藥,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等多種疾病。
這種老酒還是烹調的好佐料,它可以去除腥、臊、膻等味道。名菜“三杯雞”,其中的一杯酒,最適合用這種老酒。
既然是以商隊的名義出行,李盛自然不會去與當地官府聯係,而是挑了幾家大些的客棧住下,他們人多,當然是分開住比較方便,以免惹出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