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盛深知自己要是真的弄幾個歌妓回去,以普慈公主的刁蠻脾氣,她看見之後不罵自己才怪!再說了,自己現在也實在是沒有那個雅興。
此刻,李盛的心裏仍然在牽掛著普慈公主,自從在小樹林裏的那個令人難忘的夜晚之後,李盛就不知不覺間越來越關心普慈公主了,他意識到自己或許已經陷入了情網,因此,他要和普慈公主一起逃離隴右這個是非之地,夜長夢多……
周德權有些驚訝地看著李盛,他從李盛的表情中似乎看到了一絲傷感,怔了一下,接著說道:“致遠啊,有些事情,你需要想開點,男人嘛,就應該誌在天下!像你這麼有本事的年輕人,隻要你將來飛黃騰達,還不是要什麼有什麼?哈哈……老夫最近正在考慮,我們必須要了解隴右這個藩鎮的虛實,那就要從隴右的一點一滴之處開始了解,隻有徹底地了解隴右,才能更好地與他們聯手對付別的勢力,回到蜀中之後,老夫會向吾皇陛下進言,建議他對隴右有一個全麵的認識,不像現在的蜀中人,一提到隴右人,就會認為他們是彪悍善戰的鐵騎,很難對付,他們不知道隴右特產的黨項戰馬雖然堪稱是天下一流,他們的騎兵卻不是天下無敵,他們的軍紀也不是很嚴明,這一點,你應該比老夫更加了解,是不是?”
李盛沉吟片刻,這才點了點頭,看來,表麵上慈眉善目的周德權暗地裏也在像間諜一樣觀察著隴右,這些政客都是心懷叵測的,或許,賊王八也早就考慮到了雙方早晚會有一戰,普慈公主下嫁李繼崇隻不過是起到了麻痹李茂貞的作用。
看著周德權那有些複雜的眼神,李盛淡淡的回應道:“客觀地說,這些軍隊的軍紀很差,他們對於傷兵也不夠重視,這就必然會導致他們出現不必要的傷亡減員。不過,民風彪悍是西北這些地區的一個重要特點,一言不合,他們就可能對別人拳腳相加,這或許是因為嚴酷的自然環境導致的,所以,如果實力不濟,他們就會被強敵吞並,或者自己逐漸消亡。不過,好多隴右人其實不知道自己需要什麼,就拿岐王來說吧,他總是對蜀王提出各種各樣的要求,甚至要求普慈公主下嫁,這是非常無理的,更重要的是,他們這樣下去會對蜀中形成一種不應該的依賴。或許岐王認為隴右不必致力於長遠發展,他也不向朱溫和李存勖學學,或許他認為自己隻要能有足夠的兵馬,再和你們結盟就能保證自己的隴右不被別人吞並,這種想法很危險。事實上,不會有一個藩鎮能夠用武力統治一個地方直到永遠,到了最後,還是要回到注重長遠發展的道路上來,國舅爺,我說的話,你現在可能聽不懂,以後,或許你會明白,我方才說的話是多麼的有道理……”
周德權對於李盛方才的這些話聽得半明白半糊塗,對於“傷亡減員”這樣來自於後世的詞語,周德權雖然有些陌生,但卻能夠大致猜出其中的含義。可是,對於李盛的一些觀點,周德權卻仍然懵懵懂懂,至於所謂的長遠發展,他也是有些不解,他知道,即便是蜀王似乎也對此並不注意,回去之後,他真的要提醒蜀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