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將軍,你或許不知道,這些黨項馬原本是要送給陛下作為種馬的,眾所周知,蜀中缺乏良馬,其實,看在你的麵子上,能給你們留下幾十匹就算不錯了,這樣吧,既然你沒有那麼多錢,隻要你允許普慈公主在利州城采集煤石就行,這可以作為一種合作方氏,在下早就聽說利州一帶有很多的煤石,行不行?你是利州城的守將,這點權利,你應該是有的。如果你同意,在下這就去拜見普慈公主。”
李盛恰好知道利州城便是後世裏的廣元,這裏的煤礦資源好很豐富,甚至還有黃金、鉛鋅礦和鋁土礦等礦藏,開發潛力很大。早在隋唐時期,利州人就已經開始利用煤炭燒陶瓷.至於煤炭開采,起初隻是農民自采自用,直到明代才開始進行商業性開發,如果能夠拿到利州一帶的采礦權,普慈公主自然是受益匪淺。
其實,那時候,黨項馬一直是物以稀為貴,即便是幾十年之後,後唐朝廷任命黨項人李彝超為定難軍節度使之時,李彝超為了表示謝意,隻不過向後唐朝廷獻出了五十匹黨項馬,由此可見當時良種戰馬的稀缺。
唐道襲驚訝地看著李盛,不解地問道:“已經開春了,你要采集煤石幹什麼?”他知道李盛是個聰明人,可是李盛提議用黨項馬換取采煤權,這其實完全可以接受,但是,李盛采集煤石有什麼用處?事出反常即為妖,李盛到底要幹什麼?
在唐道襲看來,煤石不算是什麼稀罕東西,價格也並不昂貴,以至於當地人根本就沒有興趣采煤,目前天氣已經轉暖,蜀中人已經不再需要煤石作為燃料了。唐道襲並不認為煤石這東西居然能和難得的黨項馬相提並論,煤石在利州一帶可以說是隨處可見,既然李盛這麼說,那就答應他也未嚐不可,唐道襲不以為意。
“這個,你就不必擔心了,反正煤石這東西除了燒火以外也沒什麼用處,而且你也知道,燒煤石的時候,人們很容易被毒氣所害,我們之所以采集煤石是為了把煤石儲存起來,或者運到成都,這東西不怕風吹雨淋的,比木柴好用多了……我會在利州修建一座莊院,組建一支隊伍,專門采集煤石,你意下如何?”李盛麵帶微笑地對唐道襲解釋了一番,騙一騙這些不了解煤炭好處的古人並非難事。
看到唐道襲似乎對自己的話半信半疑的樣子,李盛憋著笑,心中暗想,古人不知道,煤炭還有許多種用途,隻要進行一定的處理之後,煤炭就會變成焦炭,有了焦炭,就可以煉製鋼鐵,從而製造出更多的好刀,即便是燒剩下的煤灰也有用處,經過加工之後就可以變成燃料。李盛知道成都的木柴價格比較貴,這與成都的人口過多有關係,那麼大的城市,每天都要消耗很多的木柴,如果普慈公主能夠做煤炭生意,她的下半輩子就衣食無憂了,她也就不用再看蜀王的臉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