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光緒年間,蘇州聚寶堂當鋪剛開門不久,就有一位留八字胡的中年顧客走進店門。隻見他從懷裏掏出一個紅綢包裹,慢慢打開,拿出一顆珍珠,往櫃台上一遞,說道:這顆珍珠,當一百兩銀子。
櫃台上大師傅名叫王茂安,他接過珍珠一看,喝!真是世間少有大珍珠!當一百兩銀子,沒啥可說的!王師傅當即收下了珍珠,吩咐夥計開當票、兌銀子。八字胡拿了銀子,笑眯眯地走了。
在一旁觀看的小夥蘇小安,雖然學生意時間不長,但為人精明細心。他走到王師傅麵前說道:王師傅!你可仔細看看,這顆珍珠是不是假的?
兩個大夥計笑道:“王師傅看過的珍珠還會有假?”
王師傅也自信地說:我吃當鋪這行飯幾十年,看貨還從來沒走過眼。你怎麼問這話,難道你認識此貨嗎?
蘇小安說:我隻是覺得那人神色不對,來時有些忐忑不安的樣子,出店時一付喜出望外的樣子。
王師傅聽小安說得有理,便拿起珍珠仔細看起來。要說這顆珍珠,誰看也要說是真的。可看來看去,倒底被王師傅看出了破綻。最後一鑒定,果然是顆假的。王師傅驚得出了一身冷汗,氣得直想一頭撞死。他給人當了幾十年夥計,到如今依舊是個窮人。店裏規矩,經誰手的貨出了事兒,誰要賠錢的。要王師傅賠這百兩銀子,他賣鍋砸鐵也弄不到呀!王師傅受此打擊,頓時像傻了似的,再也沒說一句話,下班後悶悶不樂地走了。
小夥計蘇小安吃過晚飯後,不放心王師傅,便到王家探望,一進門便聽得師母大哭小叫的,象死誰了一般。一問才知道,晚飯也沒吃,王師傅要上吊自盡,正鬧得不可開交。
蘇小安急忙勸道:王師傅不要著急,咱們一起想個辦法,不信有過不去的難關。
王師傅說:小安,你不用安慰我,一百兩銀子不是小數,我怎麼賠得起呀!
蘇小安說:師傅,我有辦法叫那騙子自己把銀子送回來……。
王師傅一聽小安的辦法,當真有點希望,便破涕為笑,商量如何行事。
第二天,幾個夥計湊了點銀子,在蘇州有名的鬆鶴樓定了幾桌酒席,請全城當鋪師傅前來赴宴。
酒過三巡,王師傅麵帶愧色地拿出紅綢子包裹的假珍珠,讓家看了看說:各位同仁,我王某幹這行幾十年,不曾想昨天走了眼,被騙子以假充真,騙走了一百兩銀子。今天特請諸位來看一看這顆假珍珠,它和真貨一模一樣……。
客人都知道王師傅是地道的行家,連他也蒙得過的假貨一定造得十分逼直,於是便圍過來觀看、評議。其他飲酒的客人聽說,也圍過來觀看,一時間來了不少人來。
突然,蘇小安拿出一隻小錘子,將假珠砸得粉碎,說:
“為了讓這假貨不再轉出去坑害別人,今天當眾砸了。”
客人一見他們一百兩銀子買的假珍珠砸了,都拍手叫好。
很快,聚寶堂當眾砸假貨的事便傳遍了蘇州城。
到了第四天頭上,突然見那八字胡客人又來了。他一手遞上當票,一手遞上一百兩銀子說:“來贖珍珠!”
王師傅接過當標和銀子,狠狠地盯著八字胡,半天沒作聲。
八字胡見王師傅不說話,便冷笑道:聽說你們把我的珍珠砸了,還說是假貨?我那顆珍珠仍是祖傳的寶貝,要值兩千兩銀子。你們沒了珍珠,就得賠我兩千兩銀子,少一分也不行!
王師傅還是不說話,兩眼裏冒怒火,直想跳出去抓住騙子狠狠湊他一頓。這時,蘇小安拿著一個紅綢包走過來說:你的寶貝在這裏,給你拿去吧。那天在鬆鶴樓砸的,是一顆一文不值的假珠子。
騙子一聽這話,知道上了當,一把抓過紅綢包裹,灰溜溜地跑了。
[評析]:人們經商作事,難免上當受騙。受騙之後,如何設計挽回損失,是件很難的事。正是為此,小安引誘騙子回店訛詐的計謀,確實值得學習借鑒。
蘇小安的巧計,準確地把握住騙子的不厭反複騙的心理,根據當鋪買賣的特點,故意留一個大漏洞引誘騙子上鉤——當鋪收人家的貨,有一定的押池期限,在當期內不得將貨轉賣或銷毀。而蘇小安當眾砸珍珠之後,騙子便以為有了訛詐當鋪的機會,所以很快便來贖當。不料,騙子精明太過,反中了蘇小安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