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計劃生育(1 / 2)

賈明鎏和吳旭開著車先到了西山縣城,又穿過了幾公裏的鄉村公路,好在吳旭前期開展“春蕾行動”的時候曾經來過鄉中學,所以邊問邊走,直接就把車開到了鄉中學院子裏。

大概是周末的原因,又快到中午時分,學校操場上空空如也,隻有守門的一位老校工在門口的小屋裏閉目養神。

賈明鎏喊醒了老校工,遞給他一根香煙,:“老伯,我們從臨江來的,想跟你打聽個學生。”

老校工並沒答話,先把煙接過去,在鼻子底下嗅了嗅,然後點上火,抽了幾口,才點點頭表示謝意:“哦,學校裏孩子多著呢,你想打聽哪一個?”

吳旭說:“她叫王小翠,眼睛大大的,特別瘦小的一個女孩子。”

老校工對王小翠有印象,他看著賈明鎏和吳旭直歎氣,滔滔不絕地介紹王小翠的情況:“這孩子從小就苦啊,一個人跟著她爸爸過,每天上學都是舉著鞋子光著腳跑到學校,進了校門之後才舍得把鞋穿上,怕把鞋跑壞了;回家還要給她爸爸做飯,喂豬喂雞,打柴燒火,就這樣,學習成績還好呢,回回考試都是班裏的前幾名,校長每學期都要給她發獎狀,小丫頭人也有禮貌,是個好孩子。”突然,老校工彈了一下煙灰,抓了抓花白的頭發,說:“不過,這丫頭好像有好些天沒來上學了,聽她們村裏的孩子說,她那天下雨回家,在路上突然就摔壞了腳,不知道現在情況怎麼樣了。”

吳旭一聽很著急,忙問:“老伯,那你知道她家住哪嗎?我們是專程從臨江來看她的。”

老校工仔細端詳了賈明鎏和吳旭一番,然後搖搖頭:“哦,你們是她家親戚啊?”吳旭連忙點頭:“是的,是的,有些年沒來了,不知道怎麼走。”

老校工領著賈明鎏和吳旭走出小屋,指著對麵一座山頭的方向說:“要翻過這座山,還有幾裏路,具體怎麼走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她們村子,車肯定是開不進去了。”

吳旭看著賈明鎏,滿臉愁容,急得直跺腳。

賈明鎏就問吳旭,你上次來是怎麼找到王小翠的?吳旭說是縣團委的老張同誌領著自己來學校找的王小翠。

“那你給縣團委的同誌打個電話問問,或許他們會知道。”賈明鎏提醒吳旭。

吳旭很快撥通了縣團委書記老張的電話,老張聽說團市委的同誌來了,很是興奮和驚異,連忙說:“你說的那個王小翠啊,我知道,我知道,我馬上叫鄉裏派人過來領你們去。”

賈明鎏把車停在了學校的土操場上,坐下來和吳旭一起,邊和老校工聊王小翠的情況,邊等鄉裏的人來。過了約四五十分鍾,氣喘噓噓地跑來了個村民,頂著亂草般的腦袋,進來就不住聲地喊:“省城來的領導在哪裏?”估計跑得比較急,還在不斷地喘著粗氣,撩起衣襟擦腦門上的汗。

賈明鎏答應了一聲,那村民就湊過來,接過賈明鎏遞過來的煙,在指甲上熟練地頓了幾下,問道:“是你們要找王小翠啊?那跟我走。”

吳旭和老校工打了招呼,跟著來人走進了一條彎彎曲曲的山路,聊了幾句才得知,這村民叫大肚,因小時候能吃而得名,看上去一臉的滄桑,少說也有30開外,問了才知道,實際歲數隻22歲,卻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爹了。

說到這,大肚自己都不好意思地撓頭:“我們這裏男人到了18歲差不多都結婚了,嘿嘿。”

吳旭和賈明鎏相視一笑,問:“沒到法定年齡,那能拿得到結婚證嗎?”

大肚還是嘿嘿笑:“我們這裏沒那些歌講究,結婚證扯不扯沒關係,隻要在村裏擺了酒席就算數的。”

“那你老婆多大啊?”賈明鎏就問。

“20了。”大肚大大咧咧地說。

吳旭奇怪地問:“那你們多大就結婚了?”

“她16,我18,我們這裏大多這樣的。”大肚斜了吳旭一眼,似乎在說,這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

賈明鎏逗他:“那孩子呢?你們這裏不實行計劃生育嗎?”

大肚嘁了一聲:“嗯?怎麼不實行,鄉裏村裏都是有計劃的,管得嚴著呢,罰款交不上來,牽牛、拆屋、搬糧食,可不是鬧著玩的。前些年搞得凶的時候,村幹部還直接抓超生的婆娘去結紮呢,像捆豬似的,嘿嘿。”

“那你怎麼一下子就生了兩個呢?”賈明鎏又掏出一根煙,想想,幹脆把一包都扔給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