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雨綢繆拋誘餌,桂花姑娘私處香(2 / 2)

與郭詠一家分手,賈明鎏和周茵茵驅車直奔溫家嶺鄉政府。

溫鄉長聽說縣長的同學來了,哪裏敢怠慢,早早就等在了鄉政府辦公樓前。溫鄉長四十幾歲的年紀,穿著一件鬆鬆垮垮的西裝,微腆著肚子,看見賈明鎏和周茵茵從車裏下來,肥大的手握著賈明鎏的手,小眼睛笑起來眯成了一條縫,一個勁兒地還往車裏張望:“嗬嗬,賈總好,賈總好,郭縣長沒一起來視察工作?”看賈明鎏搖頭,便有些失望,丟下賈明鎏,竄到周茵茵麵前,不由分說緊緊抓住了她的小手,連撫摸帶搖晃。

聽賈明鎏說明了來意,溫鄉長連說好辦,好辦,郭縣長都說話了,別說一條路,十條八條都沒問題。走,我們去找桂花村的村支書牛大叉,這事交給他,沒有辦不成的。

說起溫家嶺鄉的桂花村,有兩大傳奇流傳甚廣。一是因為村子裏廣種桂花樹,村裏姑娘的私密之處有桂花之香而遠近聞名;二是支書牛大叉用一把祖傳的鐵叉子打遍全鄉無敵手,全村男女老少聞之喪膽。

賈明鎏在望江縣土生土長,對這兩個傳奇自然早有耳聞。

桂花村裏幾乎各家各戶的院子裏都有那麼一兩棵桂花樹,按照村裏祖宗留下來的規矩,誰家生養了一個女兒,便要在自家院子周圍栽一棵桂花樹,這村裏有多少棵桂花樹,便是桂花村裏生養過多少個女兒。隻不過,這老規矩現在有些走樣了,並不是各家各戶完全當真照辦,但村民們熱衷於種植桂花樹卻是不假。

每年秋天,幾場秋雨一落,各家各戶都是桂花的芬芳,沁人心脾,七村八鄉過路的老少爺們都會不由自主地駐足,吸著鼻子,盯著村裏搖擺著進出的大姑娘小丫頭發呆,因為她們的身上也散發出一股桂花的淡淡清香。

據傳聞,望江縣城裏娛樂場所的小姐們都願意在身上抹點桂花味道的香水來冒充桂花鄉的姑娘,黨校學習期間,閑得無聊的時候,賈明鎏等人就纏著郭詠證實其真偽,郭詠就給大家講過桂花村牛大叉的一個大笑話。

那年望江縣召開全縣經濟發展大會,溫家嶺鄉的溫鄉長帶上了桂花村牛支書等人一起參加。

會議期間,在望江賓館吃飯,溫鄉長和牛大叉正好與縣裏分管第三產業的郭詠副縣長同桌。

郭副縣長聽溫鄉長介紹,牛大叉是桂花村的支書,便問:“老牛啊,你們村外出務工人員真多啊,縣城裏各個娛樂場所裏幾乎全是你們桂花村的姑娘。”

溫鄉長笑道:“嘿嘿,桂花村的姑娘香唄。”

郭詠便用筷子點著牛大叉問:“老牛,你實話實說,溫鄉長說的屬實嗎?”

牛大叉得意洋洋地說:“鄉長說的沒錯,我可以用我的黨籍打保票。”

旁邊桌上一鄰村的支書最嫉恨牛大叉的得瑟,看他在縣長麵前搶了風頭,就氣鼓鼓地說:“就算有,還不都便宜了縣城裏的大款們了。”

眾人便哄笑,牛大叉紅著臉辯解道:“不可能的,桂花村的姑娘個個家裏都有桂花樹做記號,哪有那麼多出來做事的。”

“何以見得呢?”郭副縣長眯著眼睛問。

牛大叉接他爹牛老叉的班當了村支書之後,恐怕也沒跟縣領導麵對麵地說過三句話,今天郭副縣長能頭抵頭虛心向自己討教,自然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地眉飛色舞:“郭縣長,你有所不知啊,桂花村姑娘那個地方的香香,是要留給她男人的,要是敢出去胡搞,她家裏人不怕我老牛的鋼叉嗎?不可能,縣上的這些丫頭肯定是冒充的。”

郭副縣長聽了,臉色也是一凜,就調頭提醒身邊的縣工商局長:“哎,我說老鞠啊,看來你們工商局打擊假冒偽劣的工作還任重道遠啊。”

工商局長知道是個玩笑,隻恬著臉嗬嗬直樂:“郭副縣長,可這工作要抓起來還真有點難啊。”

牛大叉正在興頭上,忙替工商局長打圓場:“縣長,這怪不得鞠局長的,估計他也沒有一個個**驗貨。”

眾人笑翻了一回。

未雨綢繆拋誘餌,桂花姑娘私處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