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采種育苗
采種 本著適地適樹的采種原則,立足本地采種。樹木種籽以個人采集為主,國營為輔。采集的種子主要有馬尾鬆、 杉、濕地鬆、木荷、楓香、酸棗、黃檀、櫟、油茶、油桐、棕櫚、苦楝、烏桕等。采種的範圍集中在沙洲壩、雲石山、武陽、謝坊、九堡、黃柏、壬田等鄉鎮及綿 江、關山、拔英、日東等林場和森林苗圃、林木良種試驗場。
綿江林場、關山林場、森林苗圃、林木良種試驗場建立杉木、水杉、油茶、濕地 鬆等林木良種基地86.7公頃。1987年,在國營綿江、關山、拔英、日東等林場選擇優良杉樹265株,在縣林木良種試驗場建立無性扡插采穗圃。 1989~1991年,縣林木良種試驗場開展軟枝油茶優良單株選優培育,選擇複選優株22株。2000年,全市良種基地保留森林苗圃內廣西岑溪軟枝油茶母 樹林5.2公頃、濕地鬆種子園5.5公頃,每年可供軟枝油茶良種2000千克、濕地鬆種子25千克。1986—2000年,共采集林木種子104.5噸。
育苗 1986~1991年。林業部門采取集中連片、集約經營的管理方式培育樹苗,每年育苗麵積穩定在26.7公頃以上,1991年達到55.4公頃。 以選育針葉樹為主。1992年以後,造林樹種結構不斷調整,開始大量培育闊葉樹苗,選育木荷、楓香、酸棗、苦楝、油茶、油桐等樹種。1993年起,采取定 點育苗,確定育苗指標和林業發展方向,按計劃培育樹苗,改善境內植被結構。同年引進百喜草,育苗0.3公頃,出圃草苗160萬株。
1990年,引進推廣容器育苗技術。是年8月22日,縣林業局在瑞金林用機場招待所首次舉辦容器育苗技術培訓班,參加培訓人員94人。在縣內開展濕地鬆容 器育苗試驗,當年培育容器苗1000萬株,成苗912.6萬株,此項技術獲1990年全縣科技進步二等獎。1995年以後,每年培育大量容器苗。
1986~2000年,全市共培育大田苗木336.5公頃,培育容器苗1812.2萬株,樹種包括杉、馬尾鬆、濕地鬆、木荷、楓香、酸棗、黃檀、擬赤 楊、桉樹、黑荊樹、火力楠、櫟、杜仲、油茶、油桐、意楊、樟、苦楝、烏桕、女貞、泡桐、棕櫚、法國梧桐、側柏、銀樺、重陽木、喜樹、木蘭、合歡、任豆樹、 紫樹、黃桅子、板栗及百喜草。
第二節 人工造林
1986年,縣化工廠自辦濕地鬆鬆脂基地,造林120公頃(至1992年達4466.7公頃)。同年,瑞金列為國家林業部、省林業廳聯營杉木速生豐產林基地縣。是年,日東林場和澤覃、瑞林、岡麵、日東、大柏地、壬田等鄉(鎮)列入基地建設範圍。
1987年6月起,林業部門從林價中提取30%返回林權所有者用於造林。
1989年9月,縣人民政府作出《關於發展鄉村林場的決定》,新增鄉村林場65個。1990年春,堅持鄉村林場造林為主,100個鄉村林場造林2622.9公頃。
1991年8月,瑞金為國家林業部確定為全國長防林試點示範縣。8月23日,縣委、縣政府作出《關於做好長防林工程建設試點示範工作的決定》。8月27 日縣委、縣政府召開長防林工作會議,對當年未完成長防林造林任務的9個鄉鎮進行黃牌警告。9月,20萬勞力突擊整地8666.7公頃。
1992年,實施長防林示範項目10個。是年7月,省林業廳對1989~1991年的造林總麵積和人平造林麵積綜合考評,瑞金獲“造林成績優異獎”。9月,縣委、縣政府下發《關於在山上再造一個高效益瑞金的決定》,標誌著林業工作重點由滅荒轉移到提高林木質量和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