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教育(1)(1 / 2)

1986年,縣教育局內設人事秘書股、教育股、計財股、教研室、招生辦公室、電教儀器室、勤工儉學辦公室等股室,人員編製42人。其中,行政14人, 事業28人。1988年,招生辦公室分為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辦公室和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辦公室。是年起,教育實行縣、鄉兩級管理,縣、鄉、村三級辦學體製。瑞 金一中、二中、三中、八一小學、解放小學、縣農職校、私立學校、縣幼兒園由教育局垂直管理,鄉鎮中學、中心小學由縣、鄉雙重管理,村級小學主要由鄉、村兩 級管理。1993年增設教育督導室。1994年,增設成教職教科。1996年,瑞金市教育局更名為瑞金市教育委員會。1997年,中等學校招生考試辦公室 與高等學校招生考試辦公室合並為招生考試辦公室。2000年,市教育委員會共有人員編製43人。其中,行政15人,事業28人。仍實行市、鄉兩級管理, 市、鄉、村三級辦學體製。

第一節 幼兒教育

1986年,全縣有幼兒園6所。其中,公辦1所(縣直屬機關幼兒 園),城區私立1所,農村私立4所,在園學生874名。1988年起,私立幼兒園發展迅速,至1996年達127所。2000年,全市有幼兒園(班)共 286所,在園學生16026人,除市直機關幼兒園為公辦外,其餘全部為私立幼兒園。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市直機關幼兒園、愛心幼兒園和中英文幼兒園。

學製與課程 幼兒園分全日製、寄宿製,少數農村設半日製、定時製或季節製等5種。學製1至3年,入園年齡3~6周歲。20世紀90年代後期,大部分幼兒 入園提前到3周歲,在園幼兒分為小、中、大、學前班,班額一般為小班25人、中班30人、大班35人左右。規模小的幼兒園無法嚴格按年齡編班。農村幼兒學 製一般為一至二年,開設語文、計算、音樂、美術、體育、遊戲、常識、漢語拚音等課程,市直機關幼兒園、中英文幼兒園增設英語課程。

保 育與保健 1986年以來,幼兒教育堅持保育和教育相結合的原則,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等全麵發展的教育。尊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尊重幼兒身心發展規 律和學習特點,以遊戲為基本活動,保教並重。1989年國家教委頒發《幼兒園工作規程》後,幼兒教養與保健進入良性發展階段。1996~2000年,幼兒 園的衛生保健工作,得以進一步落實,開始嚴格執行健康檢查製度,在冊幼兒建立完備的健康檔案,對新生進行嚴格體檢和定期(1年1次)健康檢查。幼兒園堅持 執行消毒製度,定期對飲用水進行消毒,幼兒用餐1巾1杯,餐具一餐一消毒,每天對衛生間衝洗2次以上,保持教室寢室環境衛生。及時對幼兒進行預防接種,做 好季節性防疫工作。開設幼兒膳食的幼兒園,嚴格執行《食品衛生法》,編製營養食譜,合理安排一日作息時間,保證幼兒每天2小時以上戶外活動時間,睡覺不少 於11小時。

第二節 小學教育

教學網點 1986年,全縣有小學723所。其中,完小264所、村小440所、 中心小學19所,在校學生72873人。1987年,贛州地區對瑞金普及初等教育進行複查,當年頒發了《普及初等教育縣》牌匾。1989年起,小學網點進 行調整,對100名學生以下的村完小和10名以下學生的教學網點進行撤並。鄉鎮設中心小學1所,鄉級小學的教育教學工作以中心小學為核心。1995年,全 市小學總數為236所。其中,市屬小學1所,鄉鎮中心小學19所,村完小216所,在校學生57689人。2000年,境內小學共231所。其中,市屬小 學2所,鄉鎮中心小學19所,村完小210所,教學點62個,共有學生54825名。

學製與課程 1986~2000年夏季,小學學 製為5年,2000年秋實施五改六,恢複六年製。為考慮初中生源不斷層,實施按三年到位的原則,市屬小學將六周歲兒童招收為六年製一年級新生,七周歲兒童 招收為五年製一年級新生,農村由鄉鎮人民政府劃定執行五年製和六年製的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