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瑞金十景
1999年11月,政協瑞金市委員會組織社科界委員開展“瑞金十景”評選活動。經深入調查研究、廣泛征求意見、 進行科學論證後,在幾十處著名景觀中確立十處景致。市人民政府召開第14次、第16次常務會議,反複醞釀,充分討論,並作部分修改。於2000年6月26 日發布市政府公告,公布“瑞金十景”。
紅色故都 含葉坪和沙洲壩革命舊址群。1931年11月,中華蘇維埃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在瑞金 葉坪召開,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改瑞金為“瑞京”。1931年9月至1933年3月,中央機關集中在葉坪辦公,1933年4月遷沙洲壩。嗣 後,主要部門又遷往雲石山。由此,瑞金被譽為“紅色故都”。
紅井 1933年9月,毛澤東組織中央政府機關幹部和當地群眾一起開挖此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被譽為紅井。
長征第一山(雲石山) 1934年7月,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遷駐於此。山上樹木參天,磊磊奇石,“雲山古寺”居於綠蔭雲靄之間。1934年10月10日,中央機關和紅一方麵軍總部從這裏開始二萬五千裏長征,譽為“長征第一山”。
關山擁翠 位於大柏地麻子坳。屬中國工農紅軍大柏地戰鬥遺址。十裏關山,重巒疊翠,林海綿延。景色壯觀。毛主席當年寫下“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詩篇,正是今日關山的真實寫照。
筆架淩霄 為古八景之一。城南郊烏仙、桃園、廟角崠,三峰列峙,形似筆架。龍峰、鵬圖、鳳鳴三塔分居峰頂,直插雲霄,構成“筆架淩霄”之勝景。
羅漢岩 城東北四十裏處羅漢岩。屬古八景之一。相傳南朝陳武帝微時常居此,亦名“陳石山”。山中有容納千人的大岩洞,傳說伏虎禪師駐錫於此;又傳僧人掘 地得十八尊石羅漢,故稱“羅漢岩”。岩前有泓泉從斷崖飛瀉而下,如白練垂空,若珠璣撒地。一江碧水,縈繞山腳,涓涓流去。舊有陳石十二景:羅漢岩、獅子 峰、翦雲台、八音澗、鎖雲橋、缽孟山、米堆石、試劍石、蠟燭峰、撒珠泉、千丈崖、臥龍潭及一線天、油籮潭、撐腰岩、曬衣岩、大寨、六和精舍等自然景觀和古 代遺址。屬江西省第一批公布的省級風景名勝區。
龍珠夕照 位於城西郊。龍珠古塔,挺拔雄偉;烈士陵園,典雅別致。毗鄰錯落,相互映襯,霞光夕照,更顯壯麗。
高峽平湖 位於市東北日東水庫。千頃湖麵,水平如鏡。島嶼浮現,疑似蜃景。泛舟湖麵,天光水色,遠山含黛,飛禽撞波,景致迷人。
螺峰仙洞 位於武陽鎮境內。斷崖削壁,險峻立陡,形似巨螺。山腰溶洞,可容數百人,相傳太平天國軍屯兵於此。
台山故裏 位於九堡鎮密溪村。清代著名理學家、佛學家羅台山(有高)故裏。村內明清古建築錯落毗連,風格獨特,碑刻、雕塑隨處可見,客家文化氣息濃鬱。屬江西省首批公布的省級曆史文化名鎮(村)。
第二節 其他景致
贛江源 位於日東鄉境內。武夷山餘脈黃竹嶺,山巒起伏,古道幽長。贛源崠清泉長流,澄澈見底。江西省人事廳、水文局、測繪局等部門組成的贛江源科考隊, 曆時數年勘測、論證,並利用衛星定位係統科學測定後,於2001年8月17日通過《江西日報》公布:贛源崠為江西母親河贛江源頭,石寮河為源河。
銅缽山 位於九堡、岡麵之間。山勢高峻,險要異常,號稱綿江第一峰。峰頂古寺,香煙繚繞,春夏時節,茶人放歌,一唱一和,遂成“銅缽茶歌”,係古綿江八景之一。
古生態園 位於黃柏柏村上、下“禁壩”,古樹參天,灌木叢生,藤蔓纏繞,密密層層,一條小溪蠕蠕轉折,景色奇特,引人入勝。
雙獅岩 位於沙洲壩鎮,俗稱獨石子。溶洞幽深,石筍林立,鍾乳欲滴。洞口雙石似獅,故名雙獅岩。洞內溶岩成窠,一石酷似玉觀音,座前巨石如盤,清泉盈溢,蔚為勝跡。